文档详情

[农业农村]当前扶贫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pdf

发布:2024-04-11约1.5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农村]当前扶贫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扶贫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责任、权利、任务、资金”四到县试点个工作的开展,项目管理从按照

省州要求被动式管理变为自主管理,资金安排和项目审批由县级确定,缩短了项

目审批周期,资金投向更加精准,扶贫效益发挥更加充分。但在工作中也存在着

一些具体的问题,使县级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一、“四到县”项目管理的做法

(一)规范项目库建设。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紧

紧围绕建档立卡的4个贫困乡镇、25个贫困行政村、260个贫困自然村、万贫困

人口制定脱贫攻坚规划,结合“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工作,建立贫困村、

贫困户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工作,项目资金扶持项目优先在项目库中选择。

(二)严格申报审批。项目申报坚持“乡申报、县审批”模式,制定和,

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扶贫项目评审专家库。项目评审按照精准扶

贫的要求,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严把投资导向。资金投向严格按的要求,重点投向贫困户产业、安

居工程、贫困村基础设施,并及时向省州扶贫部门和同级纪委报备。

(四)规范项目管理。围绕,结合“四到县”工作开展的需要,以省州相

关制度为遵循,制度和完善了、等七个管理办法,规范和健全了扶贫项目及资金

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监管不到位。一是根据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项目资金筹集较

多,截止20XX年9月,仅项目股负责实施的项目资金近10亿元(省州县专项资

金6950万元、融资万元、地方政府债券3200万元)。而年初以来,项目股忙于

各种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无暇顾及项目的实施监管。二是自20XX年8月“挂

包帮、转走访”工作的开展,县、乡镇、村的大量人力都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基

础性工作,乡镇分管领导、扶贫专干陷于具体的事物都难以应付,疏于对项目实

施过程的督促检查,埋下了项目质量隐患。

(二)项目推进慢。中央、省、州、县资金按照程序下达到乡镇后,正值

雨季来临,由于扶贫项目实施地点基本上都在偏僻、边远、交通条件差的山区,

项目一时难于开工。即便开工,项目质量也难于保证,项目进展缓慢,在规定的

时限内无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延误了项目工期。

(三)工作统筹难。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赋予扶贫工作更多的

任务,大姚县根据工作的需要,抽调了大量的人员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乡镇

也作了相应调整,扶贫专干增加到3—5人。乡镇虽然增加了人员,但由于统筹

协调等原因,工作开展仍不能及时完成,拖沓、延时现象较为普遍,使项目工作

陷于对上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对下又无可奈何的局面。

三、对策建议

(一)资金下达要早。中央、省、州、县年度切块资金下达时间要尽可能

提前,资金下达时间要避开雨季,以便乡镇争取有更充分的施工黄金季节,既保

证工程质量,又能够可以及时开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做好工作统筹。一是政策要稳定,工作一旦安排,就不能朝令夕改,

让县乡工作难于适从,白白消耗精力。二是安排工作要提前谋划,要让县乡有充

裕的时间来落实工作,既确保工作质量又不造成工作被动。

(三)加强督促指导。“四到县”工作的开展,县乡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

和问题,建议省州各科室要多到基础调研,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多为基层释疑解

惑,解决基层在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