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的效果评价.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DCA循环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 的效果评价——王 丹等
(中国医院管理)第34卷 第11期(总第400期)2014年11月
女性37例 ,占34.9%。平均年龄为 (57.8~13.40)岁,高龄 术发生的监控中发现,最根本的系统成因是不能落实医疗核
患者 (大于65岁患者)有4O人 ,占37.7%。平均住院 日为 心制度,主要涉及术前讨论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
36.5天,P:一p75为23.75~62.2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 121900.50 分级制度、知情告知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等。因此 ,医
元 ,P,~肌为80477.65~220667.20元。 疗质量管理部门制定并细化了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要求每名
非计划再次手术平均发生在术后7天 ,P:~P为4—16 手术患者均在手术前1天完成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医师、麻
天。术后3天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提示手术技术问题引起 醉医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对患者进行逐
的再次手术,共25人 ,占23.6%。 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
2.2 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的手术及麻醉方案。手术风险评估分级大于2分时,必须在
对非计划再次手术按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术后出血 、吻 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院内会诊并报医务处。根据原卫生部发
合口瘘 、手术切口问题 、肠梗阻是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 布的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制定了我院的
要原因,分别 占30.3%、29.2%、15.1%、13.2%,此前四位 手术分级制度和标准,严审医师资质准入 ,防止越级手术。
病因共 占83.O%。非计划再次手术共涉及8个专业科室 ,前 对于在核心制度督导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定期在医疗例
三位专业分别为胃肠肿瘤外科、肝胆胰肿瘤外科、结直肠肿 会上进行通报 ,向 院公开 ,以期引起科主任的高度重视 ,
瘤外科 ,占全部科室的71.7%。 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
2.3 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根本原因分析 2.4.2 加强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绩效考核 为降低再次手术发
运用头脑风暴法,从医师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因素、 生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以绩效考核为杠杆 ,引导科室加强
制度因素、流程因素等方面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绘制鱼骨 再次手术质量管理和上报意识 ,在绩效考核中增加再次手
图。在此过程中不评价原因的大小主次,只求数量 (图1)。 术考核权重。原绩效考核侧重于科室上报率及病历书写质
将众多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问题 ,例如 量 】。2013年开始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纳入绩效考核 ,
患者因素方面的原因归纳为患者风险高、医师因素和护士因 以科室前2年再次手术发生率均值为绩效考核指标 ,进一步
素 中同类问题。如 “培训不足、工作负荷大、意识不强”, 加强对于再次手术的考核。针对再次手术进行全面监控,有
归纳为 “医护人员培训不足、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大、医护人 效降低了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
员意识不强”,依此共总结出11个问题,汇制因果关联分析 2.4.3 强化医护人员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重视程度 提高科
图,计算出平均分为 1.4 (16/11),向上求整取2,挑选出分 室医疗质量,使再次手术 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被动监测变为
值为负数且绝对值大于平均分的为要因,分别为缺乏监管考 科室层面主动控制 ,是再次手术管理的终极 目标。科室质控
核、医护人员意识不强、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大、医护人员培 层面充分发挥科室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科室的技
训不足 (图2)。 术管理,科内详细讨论引发再次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讨
2.4 制定措施并实施 论第一次手术缺陷及改进措施 ,完善围手术期风险防范。利
2.4.1 加强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导 在对非计划再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