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技术(袁玉彬 20100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技术袁玉彬 2010.03 一、轨道精调流程图 二、轨道精调作业设备表 天宝、南方轨检小车 三、钢轨精调作业步骤 1 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置于待调轨道上,启动测量程序; 2 用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上的棱镜,计算和显示轨道调整量; 3 在每隔两个扣件支点位置进行调整,调整时宜先调基准轨的轨向和另一轨的高程,再调两轨的轨距和水平。 4 重复精调作业步骤2和3,直至满足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检测精度及允许偏差的要求。 四、钢轨精调作业注意事项 1 全站仪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观测距离宜为5m~60m; 2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应采用静态测量方式; 3 钢轨精调作业的测量方向为单向后退测量; 4钢轨调整宜采用专用的调整机具,并用专用的装置固定钢轨; 四、钢轨精调作业注意事项 5 换站后,应先对上站调整到位的最后1~3个调整点进行复测,同一点位的横向和高程的相对偏差均不应大于2 mm。如果复测超限,应重新设站后再次复测。如果依然超限,须对换站前的所有钢轨调整点重新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换站后的钢轨调整。对于小于±2mm的偏差,应使用线性或余弦函数方式进行换站搭接平顺修正,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 五、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五、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2 在满足轨道平顺度要求的情况下,轨面高程允许偏差为 +4 / -6 mm,紧靠站台为 +4 / 0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 km抽查2处,每处各抽查10个测点。 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 3 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允许偏差为10 mm;线间距允许偏差为 +10/0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 1 km抽查2处,每处各抽查10个测点。 检验方法: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允许偏差检验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线间距检验采用尺量。 竣工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技术总结: 包括执行标准、施测单位、施测日期、施测方法、使用仪器、精度评定和特殊情况处理等内容; 2 施工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 * * 1、 轨道几何状态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