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1.ppt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1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类风湿关节炎(RA):属中医痹证的范畴,痹证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的一类疾病。80%的发病年龄在35~50岁,女性高于男性约2~3倍。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病机外因:感受风寒湿邪感受风湿热邪内因:劳逸不当久病体虚此外,恣食肥甘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失健运,湿热痰浊内生,亦与痹症发生有关。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辩证要点1.辨病邪痹痛游走不定——行痹,属风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着痹,属湿邪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痛痹,属寒邪盛关节肿胀,灼热疼痛——热痹,属热邪盛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痰关节肿胀,僵硬,肌肤紫黯或瘀斑等——瘀血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辩证要点2.辨虚实痹证新发,风、寒、湿、热之邪明显者为实;痹证日久,耗伤气血,肝肾不足为虚;病程缠绵,日久不愈,常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之虚实夹杂证。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症候分型1.风寒湿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除痹通络4.肝肾亏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症候分型1、风寒湿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2)痛痹: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疼痛或有肿胀,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症候分型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症候分型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除痹通络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或关节肌肤紫黯、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眼睑浮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症候分型第1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肝肾亏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症候分型第1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措施防风、防寒、防湿,避免久居暑湿之地。关节肿胀、疼痛及发热者——卧床休息长期卧床者——定时更换体位,将患侧肢体保持功能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压疮,疼痛缓解后进行功能锻炼生活起居护理第1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痛痹者——注意保暖,在痛处加护套。热痹者——不宜直接吹风,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身热汗出入水洗浴。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应鼓励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循序渐进,以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生活起居护理第1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情观察(1)观察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特点、诱发因素以及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2)辨别是病邪类型。(3)病程日久可伤及脏腑,热痹病程呈进行性并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容易累及脏腑,出现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脉结代、心悸、气促、发热、皮疹等病情变化,以及尿量、水肿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第1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酌情选用药食两用的具祛湿利关节的食物,如木瓜、土茯苓,或健脾利湿的薏苡仁、豆腐、扁豆、芹菜、山药、茯苓、陈皮或具调节免疫的冬菇、黑木耳。也可以清热疏利食品,如:丝瓜、苋菜、绿豆、冬瓜、菱角、藕、香蕉、西瓜等。饮食护理第1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慢性消耗疾病,宜优质蛋白?(牛奶、鸡蛋、瘦肉)、高维生素、适量矿物质和易消化的食物。3.?饮食要定时适量,细嚼慢咽,切忌饥饱失常、暴饮暴食,以防再伤脾胃,亦防因体重超标而加重关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