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科学试题卷讲解.doc

发布:2017-02-01约8.0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Mn-55、K-39、P-31、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型血的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也会感染艾滋病 C.“龙生龙,凤生凤”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D.午餐在东方中学食堂吃红烧肉会流唾液,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4.如图示为豌豆种子的幼苗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减少 B.豌豆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是2 C.豌豆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3是由胚轴发育而来的 5.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6.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错误的( )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7.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B.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C.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8.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 A.用干冰(固体CO2)冷藏的食品 B.用三聚氰胺提高检测时蛋白质含量的奶粉 C.用硫酸铜浸泡过的粽叶包的粽子 D.用工业用盐(如NaNO2)腌制的肉类食品 9.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1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外界气温降低,人体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B.血糖含量越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就越多 C.人体体温越高,体内细胞中酶的催化效率越大 D.血液中CO2浓度越高,血液的pH越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 B.地球、月球、火星都是环绕太阳转动的行星 C.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的月相都是满月 D.宇宙大爆炸论、板块构造学说都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 12.2015年2月27日9时27分,新疆阿克陶县境内的中巴公路1605公里处突发泥石流灾害,致使100多辆车、500余名群众被困。我国是个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右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图中A、B、C是泥石流发生时逃跑的方向,其中错误的是B方向 B. 台湾是我国地震较多的地区。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台湾岛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C.台风往往产生于热带海洋,台风登陆若适时适度可对我国部分地区旱情起缓解作用 D.适当地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保持水土,对缓解洪涝灾害有较大作用 13.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来制取Ag B.可用固体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Cl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所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得到二氧化锰中混有的氯化钾 14.利用图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进行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某同学设计了四种电路,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15. 如图甲所示,某物体竖直漂浮于盛水的杯中,后来将该物体取出并横置于杯,如图乙所示(不考虑水的损失)。下列关于杯内底面及地面所受压强和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杯内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都不变 B.杯内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压强大小都不变 C.杯内底面受到的压强减小,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 D.杯内底面受到的压力减小,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 16.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 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 ) A.①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B.②中可以加入氯化铜一步转化 C.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