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数据处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部分 数据处理
填空
166、定值系统误差的最常用的消除方法有替代法、(抵偿法)和交换法。
167、相关关系按现象间的相关程度不同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168、相关关系按现象间的相关形式不同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169、相关关系按现象间的相关方向不同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170、通常用的粗大误差判别准则有:拉依达准则、(格罗布斯)准则和狄克逊准则。
171、国家选定了若干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与(国际单位制)一起,作为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172、计量单位的名称,一般是指它的(中文)名称,用于叙述性文字和口述中。
173、组合单位的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遇到除号时,读为“(每)”字。
174、计量单位的符号分为单位符号和单位的(中文)符号。
175、单位符号一般用(正体小写)字母书写,但是以人名命名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正体大写。
176、单位符号与(中文)不得混合使用。
177、可变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有对称测量法和(半周期偶数)测量法。
178、分组相关表是在(简单相关表)的基础上将原始资料按一定分组标志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
179、相关系数是测定两变量之间直线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180、相关图又称(散点分布图)或散点图,它是把相关表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值一一对应地描绘在坐标图上所形成的图形。
181、国家选定了(16)个SI制外单位,作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组成部分。
182、或 J/(mol·K)的名称为(焦耳每摩尔开尔文)。
183、m4的名称为(四次方米)。
184、℃-1的名称为(每摄氏度)。
185、数据3.14159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为(3.142)。
二、选择
416、下列因素不会导致系统误差产生的是()(D)测量者的读数错误。
417、计量单位的名称,一般是指它的中文名称,用于()中。(A)口述
418、或 J/(mol·K)的名称应为()。(A)焦耳每摩尔开尔文
419、m4的名称应为()(B)四次方米
420、℃-1的名称为()(D)每摄氏度
421、数据3.14159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B)3.142
422、数据4.51050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A)4.510
423、数据3.21550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C)3.216
424、单位米每秒符号的正确书写方式为()。(C)m/s
425、数据6.378501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B)6.379
426、单位“每米”符号的正确书写方式为()。(C)m-1
427、将数字60.25修约到个数位的0.5单位(或修约间隔为0.5),正确的是()。(A)60.0
428、将数字830修约到“百”数位的0.2单位(或修约间隔为0.2),正确的是()。(B)840
429、单位“牛顿米”符号的正确书写方式为()。(A) N·m 430、如果面积单位km2的名称和含义是()。(C)平方千米
431、下列因素不会产生粗大误差的是()。(D)仪器精度低
432、判别粗大误差时,每次判别过程最多只能剔除()一个坏值。(A)1
433、“3千秒-1”应读作()。(A)三每千秒
434、不能用于发现测量列组内系统误差的是()。(D)实验数据比较法和t检验法
435、有关常用粗大误差判别准则描述错误的是()。(D)狄克逊准则需先求标准偏差σ
436、下列数据属于一位有效数字的是()。(B)0.01
437、下列数据属于三位有效数字的是()。(D)2.00×103
438、数据5.14159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B)5.142
439、数据3.51050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A)3.510
440、数据1.21550经修约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C)1.216
三、判断
666、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的符号,一般不用分子式,而用负数幂的形式。(√)
667、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的符号,一般不用负数幂的形式,而用分子式。(×)
668、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669、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质量。(×)
670、词头的名称紧接单位的名称,作为一个整体,期间可以插入其他词。(×)
671、词头的名称紧接单位的名称,作为一个整体,期间不可以插入其他词。(√)
672、选用词头时,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范围内。(√)
673、选用词头时,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100~1000范围内。(×)
674、一般不在组合单位的分子分母中同时使用词头。(√)
675、一般可以在组合单位的分子分母中同时使用词头。(×)
676、相关系数r0,说明现象间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