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性能比较.doc

发布:2017-09-05约4.49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性能比较 一.算法原理和代码 1.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采用分区的方法,在每次调用分区函数后根据返回的分区标号将待排序数组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小于分区标号上的数值,后半部分大于分区标号上的数值,然后再递规调用分区函数将前半部分分区,后半部分分区。 其基本步骤可描述为: 分区:将数组的最后一个数值作为标准,设置两个指针,一个指向小于标准的最后一个数,另外一个从数组开头到标准的前一个位置扫描整个数组,如果小于标准,就将第一个指针加一,并交换两个数,保证第一个指针所指之前和其所指的数都小于标准,完成扫描后将交换第一个指针的下一个位置和标准,然后返回标准的位置标号。 求解:返回后调用SORT函数根据标号将数组分成两个部分,而后递规调用分区函数和SORT函数,直到数组的末标号小于等于头标号。 返回:从最后调用依次返回后,左右两个数组已有序。 算法代码: /*快速排序*/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void quicksort(float *p,long f,long n) { long q; long partition(float *,long,long); if(fn) { q=partition(p,f,n); quicksort(p,f,q-1); quicksort(p,q+1,n); } return; } long partition(float *p,long f,long n) { float temp,t=p[n]; long b,a=f-1; for(b=f;bn;b++) { if(p[b]=t) { a++; temp=p[b]; p[b]=p[a]; p[a]=temp; } } temp=p[a+1]; p[a+1]=p[n]; p[n]=temp; return a+1; } 2.冒泡排序 将数组垂直放置,设置两个指针a,b,a作用为指示比较次数,b扫描数组。 开始时a指向数组首位置,知道末位置的前一位置,因为只要比较N-1次,N为数组元素的个数,b从数组末尾前一个位置从下往上扫描,将大的数外下沉,小的数往上浮起,知道b所指位置等于a的。 算法代码: /*冒泡排序*/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way(float *p,long n) { float t; long i,j; for(i=0;in-1;i++) { for(j=n-2;j=i;j--) { if(p[j]p[j+1]) { t=p[j]; p[j]=p[j+1]; p[j+1]=t; } } } return; } 3.桶排序算法 根据待排序的数值,创建0-10的11个桶空间,并且依次编号为1,2…10号桶,每个桶空间的大小设定为100000,设置指针a从头到尾扫描整个数组,并且依次将各个元素加入到对应的桶中,在根据桶标号对各个桶进行排序,而后将排序结果根据桶标号进行联接。 算法代码: /*桶排序*/ #ifndef BARREL_H #define BARREL_H typedef struct barrel { float *key; long count; }barr; void barrelway(float *p,long n); void initbar(barr *bar,int n); #endif long SIZE=10;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 d:\p1\barrel.h void barrelway(float *p,long n) { long i; long j; long d; int id; barr bar[11]; initbar(bar,11); for(i=0;in;i++) { id=(int)(10*p[i]); j=bar[id].count++; bar[id].key[j]=p[i]; } for(i=0;i11;i++) { if(bar[i].count!=0) { quicksort(bar[i].key,0,bar[i].count-1);} } for(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