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学案+单元测试:第一章+静电场(无答案).doc

发布:2017-03-16约4.83万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静电场 课题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说出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及电量的概念. 2.通过交流能说出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通过预习学会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通过交流学会电荷守恒定律. 5.通过预习和教师讲解能说出什么是元电荷.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学法指导 从物质微观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课前预习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______电荷和________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____________电荷,毛皮带__________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______电荷,丝绸带______电荷. 3.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表现为________.金属中距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________________.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____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________在移动. 4.把带电体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___,远离的一端带________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________起电.常见的起电方式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5.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____________到另一部分. 6.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7.最小的电荷量叫________,用e表示,e=________.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e的____________.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叫做电子的________. 预习评价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D.元电荷就是自由电荷的简称 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C.感应起电是由于电荷从带电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D.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 3.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2.4×10-19 C B.-6.4×10-19 C C.-1.6×10-18 C D.4.0×10-17 C 4.如图3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图3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 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课堂学习流程设计 用案人自我创新 【课程导学】 一、电荷 [问题情境] 在干燥的冬天,当你伸手接触金属门把的一刹那,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手麻了一下,弄得你虚惊一场,是谁在恶作剧?原来是电荷在作怪. 1.这些电荷是哪里来的?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3.除了摩擦起电,还有其它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 [要点提炼] 1.摩擦起电的原因: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___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____电. 2.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电荷,远离的一端带____电荷. 3.常见的起电方式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都是________ 的转移. [问题延伸] 感应起电现象中实验物体必须是导体吗? 二、电荷守恒定律 [问题情境] 现代生活中电无处不在,北京市一天的耗电量可达千万度,那么,电荷会不会像煤和石油一样总有一天会被用完呢? 1.电荷是摩擦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吗? 2.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是否守恒? [要点提炼] 1.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