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课件-1.2人口迁移.pptx

发布:2025-02-25约2.13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因素,都是民间自愿的。当时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首先是走西口,走西口多数都是山西

人走出去的比较多。明清时期,晋商比

较繁荣。晋商为了和关外进行贸易,开

始走西口。一般说来,“走西口”之人,

开始是春去秋回的“雁行人”,主要是

些揽长打短的青壮年男子,后来逐渐发

展为携家带眷永久性的移民定居。;

其次是闯关东。闯关东的关指的是山海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

占领我国东北大量领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地广人稀,没有人居住。所以沙俄才有机可乘。清朝这时才发现自己的龙兴之地快要不保了,所以开始放宽限制。当时还有就是国内战争频发,还有外敌入侵,导致民不聊生。很多人为了生计开始迁往东北。;

最后看一下下南洋。南洋是

一个地域名词。大致就是现在的东南亚、南亚一带,这一片被当时的人称为南洋。我国东边的日本被称为东洋。欧洲各国被称为西洋。之所以用下这个字,因为这些去南洋的人都是被迫的。他们到了南洋之后多数都是靠体力劳动才活下来,干的都是最底层的活。所以才称为下南洋。;

上面所说的这种人口流动,

就称为人口迁移,那么请你认真思考这三类人口迁移有什么共同的规律?为什么这种人口流动可以称为人口迁移?;

(2)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3)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迁出地迁入地;

请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说一下你认为的推力和拉力因素都

有哪些?

教育

收入

医疗

贫困

城市生活;

影响因素推力拉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新变化:

O

·欧洲变为人口净???入区(移民),拉丁美洲变为净迁出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新变化: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欧洲变为人口净

迁入区(移民),拉丁美洲变为净迁出区。;

外籍工人;

(2)大规模的国内人口迁移(1949年之后)

①改革开放以前

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

②改革开放以后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

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⑤⑥B.①③⑦

C.③④⑦D.②⑤⑥;

(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影响有(|;

2.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

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题。;

2.答案:(1)B;(2)C

解析:(1)从坐标图可知,纵轴表示平均每年各个国家的人口迁入量,不难看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发展中国家都是负值,说明发展中国家是人口迁出的趋势,而发达国家是人口迁入的趋势。B正确。

(2)人口迁移解决了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有较大帮助。C正确。;

(2)导致该地甲年龄段人口迁出率高的主界

因素是(60甲

A.文化因素B.家庭因素40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0

(3)推测该省(市、区)最可能属于(014

A.上海B.浙江C.广东;

3.答案:(1)B;(2)D;;(3)D;(4)C

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人口迁出率14-49岁占比最大,说明该地迁出

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2)青壮年外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收入,故D正确;与选项中的其它因素关系小,故可排除。

(3)该省(市、区)以人口外迁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