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常规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目 录
第一章 心力衰竭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 舒张期心功能衰竭
第二章 心律失常
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
第二节 过早搏动
第三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四节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五节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第六节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第七节 心房扑动与颤动
第八节 心室扑动与颤动
第九节 心室内传导阻滞
第十节 房室传导阻滞
第十一节 预激综合征
第十二节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第十三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三章 心脏瓣膜性疾病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五节 老年钙化-退行性瓣膜疾病
第六节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第四章 乳头肌功能不全综合征
第五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六章 心肌疾病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第四节 围产期心肌病
第七章 心包炎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
第八章 高血压
第一节 高血压病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第三节 高血压性心脏病
第九章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马凡氏综合征
第一节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第二节 马凡氏综合征
第十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二节 心绞痛
第三节 心肌梗塞
第四节 缺血性心肌病
第十一章 心脏病与手术
第十二章 心脏病与妊娠
第十三章 特殊检查和治疗技术
第一节 静脉压测定术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CVP)测定
第四节 心导管检查术
第三节 心包穿刺术
第五节 心脏电复律
第六节 经食道心房调搏在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第七节 人工心脏起搏
第一篇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章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又称为心功能不全,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排血量减少,以致周围组织灌注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静脉回流受阻,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诱因有感染、心律失常、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妊娠或分娩等。心力衰竭按病程可分为急、慢性心力衰竭;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收缩期心衰和舒张期心衰。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 1.左心衰竭
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肺淤血、肺水肿所引起。
(1)症状:①劳力性呼吸困难。轻者仅在劳动时发生,或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重者休息时也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端坐呼吸。②可有咳嗽及咯血。③乏力、倦怠、心悸,严重脑缺氧时,可出现嗜睡、烦躁、意识丧失等。
(2)体征:可有心界增大、心率增快、舒张早期奔马律、交替脉、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轻度肺水肿为两肺底部湿啰音,中度肺水肿湿啰音达肺门水平,重度肺水肿则超过肺门甚至满肺湿鸣伴哮鸣。少数患者可产生胸水,右侧多见。
(3)辅助检查:①X线示心影增大,肺门阴影增加,肺静脉淤血、肺动脉血液重新分布。②心电图可示左室高电压及S-T、T改变。③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内径增大、室壁活动振幅减弱。④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肺楔嵌压可帮助了解左心衰的程度。PCWP18~20mmHg提示轻度肺淤血,21~25mmHg为中度肺淤血,26~30mmHg为重度肺淤血,>30mmHg为急性肺水肿。
2.右心衰竭
临床表现主要由体循环淤血所致。
(1)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
(2)体征:水肿多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以下肢为著,重者可至全身;少数病人可出现胸水、腹水;紫绀见于指端、口唇和耳廓等部位,较左心衰竭时明显;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肿大伴有压痛,后期可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并出现黄疸;心脏体征: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心前区抬举性搏动,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和收缩期吹风性杂音。
(3)辅助检查:①X线示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上腔静脉增宽而肺野清晰。②静脉压增高,常超过14cmH2O,[正常值6~12cmH2O]。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