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5949.pdf
2024届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
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
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
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
行成为研究热点。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
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
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
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
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
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
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
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1所示问题。
表1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人百
存在问题
数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16
丰富93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14
合理25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51
单一58.20%
试卷第1页,共14页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41
吸引力2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
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
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
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
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
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
体系。
(摘编自都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
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
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
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
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
结性评价,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
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
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
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
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
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
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