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装配工艺规程制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6.1 装配与装配精度 6.1.1机器装配概念 6.1.2装配系统图与装配工艺系统图 6.1.3装配精度 6.2装配的组织形式及生产纲领 6.3 装配尺寸链 6.3.2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6.3.3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2.概率法 6.4 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6.4.1互换装配法 6.4.2分组装配法 6.4.3修配装配法 6.4.4调整装配法 6.5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6.5.1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 6.5.2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和内容 2.固定调整法 (1) 基本概念 采用调整的方法改变补偿环的实际尺寸,使封闭环达到其公差与极限偏差要求的方法,称为固定调整法。 补偿环要形状简单、便于装拆,常用的补偿环有垫片、挡环、套筒等。 改变补偿环实际尺寸的方法是根据封闭环公差与极限偏差的要求,分别装入不同尺寸的补偿环。 例如,补偿环是减环,因放大组成环公差后使封闭环实际尺寸较大时,就取较大的补偿环装入;反之,当封闭环实际尺寸较小时,就取较小的补偿环装入。 为此,需要预先按一定的尺寸要求制成若干组不同尺寸的补偿环,供装配时选用。 (2) 确定补偿环的组数和各组的尺寸 采用固定调整法时,计算装配尺寸链的关键是确定补偿环的组数和各组的尺寸。 ①确定补偿环的组数,首先要确定补偿量。采用固定调整法时,由于放大组成环公差,装配后的实际封闭环的公差必然超出设计要求的公差,其超差量需用补偿环补偿,该补偿量等于超差量,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为实际封闭环的极值公差(含补偿环); 为封闭环公差的要求值。 其次,要确定每一组补偿环的补偿能力S。若忽略补偿环的制造公差Tk,则补偿环的补偿能力S就等于封闭环公差要求值T0;若考虑补偿环的公差Tk,则补偿环的补偿能力为 当第一组补偿环无法满足补偿要求时,就需要相邻一组的补偿环来补偿。所以相邻组别补偿环基本尺寸之差也应等于补偿能力S,以保证补偿作用的连续进行。因此,分组数N可用下式表示 计算所得分组数N后,要圆整至邻近的较大整数。 ②计算各组补偿环的尺寸。由于各组补偿环的基本尺寸之差等于补偿能力S,所以只要先求出某一组补偿环的尺寸,就可推算出其它各组的尺寸。比较方便的办法是先求出补偿环的中间尺寸,再求各组尺寸。 补偿环中间尺寸可先由各环中间偏差之关系式,求出补偿环的中间偏差后再求得。 当补偿环的组数N为奇数时,求出的中间尺寸就是补偿环中间一组尺寸的中间值。其余各组尺寸的中间值相应增加或减小各组之间的尺寸差S即可。 当补偿环的组数N为偶数时,求出的中间尺寸是补偿环的对称中心,再根据各组之间的尺寸差S安排各组尺寸。 补偿环的极限偏差也按“入体原则”标注。 3. 固定调整法应用实例 例6.5 如图6.9所示链轮装配,装配精度要求链轮轴向间隙A0应在0.05~0.20mm之间。已知:A1=2.5,A2=52,A3=4.5,A4=40,Ak=5。 试用调整法确定装配尺寸关系中各组成环的设计尺寸。 问题分析: 从装配精度看,例6.5与例6.4相同,链轮轴向间隙A0要求控制在0.05~0.20mm之间。 装配精度高于例6.1和例6.2,根据极值法和概率法计算过程与结果看,采用互换法无法实现装配精度要求。 装配精度与例6.4相同,但是修配法不适合生产线采用,因此考虑其它装配方法。 解: (1)建立尺寸链如图6.10所示。 确定A0为封闭环, mm。 (2) 计算组成环平均公差。 (3) 选择 为协调环 ,记为 ,属于“越修越大” (4) 按经济加工精度确定除了协调环之外的组成环的公差及偏差 mm, , mm, mm, mm, 按照入体原则,确定上述各组成环的尺寸如下: mm, mm, mm, mm。 mm, (5) 计算封闭环实际公差 ,代入数值,经计算 mm。 (6) 计算补偿环的最大补偿量 ,代入数值,经计算 mm。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