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棋类游戏设计与实施优秀获奖科研论文.pdf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幼儿园大班数学棋类游戏设计与实施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下棋作为我国传统的益智活动,具有很高的价值。其鲜艳的
色彩,好玩的玩法以及包含的竞争性都适合幼儿操作。有研究发现,
大班幼儿对棋类活动感兴趣程度超过中小班幼儿。同时,数学对大班
幼儿来说也是一个薄弱学科。因此,可以把数学知识与棋类游戏相融
合,通过棋类游戏提升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3~6
岁是发展幼儿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其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尤
为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
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而在幼儿园开展棋类游
戏正符合此阶段幼儿学习特点。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西格勒(RobertSiegler)曾做过
一个实验,测试数字棋类游戏对提升孩子“感知数量大小的能力”的
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内,玩数字棋类游戏的孩子
在数轴评估、数数、数字识别、数量对比四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这种提升甚至在孩子两个月后还能检测到。由此可见,把数学知识与
棋类游戏相融合能提升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笔者
将数学知识融入棋类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以此激发幼儿
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解决问题、探索创新的能力,提升抗挫能力。
一、幼儿园棋类游戏的概述游戏对幼儿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
其中下棋作为我国传统的游戏活动更加适合幼儿体验操作。目前幼儿
园里以棋类玩具为依托进行的游戏总称为棋类游戏。幼儿园里的棋类
游戏分为两类,分别为传统棋和游戏棋。传统棋包括围棋、象棋等,
游戏棋包括跳棋、飞行棋等。通过观察发现游戏棋以其鲜明的色彩、
好玩的规则深受幼儿喜爱,能深深地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其参与活
动的主动性。棋类游戏不仅能吸引幼儿兴趣,还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
的发展。首先能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下棋时的每一步都很重要,
需要幼儿有很强的逻辑能力思考怎样出棋才能取得胜利。其次有助于
幼儿专注力的发展,下棋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对弈,需要时刻集中注
意力关注棋盘上棋子的摆放以及走向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走。最后能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下棋是一种规则意识很强的游戏,同时胜
负在游戏中体现得也很明显,因此能使幼儿正确看待输赢,促进幼儿
规则意识的养成。由此可见,棋类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对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
二、数学棋类游戏的设计与实施(一)数学棋类游戏的设计1.
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初步感知生活中
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其观察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棋类
活动时,首先要创设数学棋类活动的环境,让幼儿提前感受棋类活动
的氛围。在设计活动前,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本着节约环保
的原则,按照自制、安全、创新、实用的要求进行环创制作。例如,
对班级及走廊的环境进行打造,墙壁上粘贴自制的棋盘棋子、便于幼
儿理解的下棋游戏规则和对棋的介绍,吸引幼儿眼球,让幼儿在潜移
默化中感受棋的熏陶;还可以在班级创设一个区域让幼儿进行棋类游
戏,并在区域中投放白板、画笔、各种形状的几何图片等材料,让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