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覆铜板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现状.doc
1-
我国覆铜板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现状
1.覆铜板行业概述
覆铜板即覆铜箔层压板(CCL),是将电子玻纤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可分为刚性覆铜板和挠性覆铜板两大类。其中,刚性覆铜板又可以分为电子玻纤布基覆铜板、纸基覆铜板及复合基覆铜板。
覆铜板即覆铜箔层压板(CCL),是将电子玻纤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可分为刚性覆铜板和挠性覆铜板两大类。其中,刚性覆铜板又可以分为电子玻纤布基覆铜板、纸基覆铜板及复合基覆铜板。
覆铜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用于加工制造印制电路板(PCB),主要起互连导通、绝缘和支撑的作用,对电路中信号的传输速度、能量损失和特性阻抗等有很大的影响,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遥感、遥测、遥控、通讯、计算机、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甚至高级儿童玩具等一切电子产品。
2.覆铜板产能持续增长,但产量出现下滑
我国覆铜板行业起步于1955年左右,当时,电子工业第十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创造出一种制造覆铜板的简陋工艺,拉开了覆铜板行业发展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覆铜板生产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覆铜板产能逐年增长,由2016年的83005万平方米上升至2022年的116750万平方米。随着覆铜板生产能力提高,我国覆铜板产量也在逐年增加,由2016年的56232万平方米上升至2021年的80332万平方米。但在2022年,其产量出现下滑,降至75754平方米,同比下降5.7%。目前,我国覆铜板市场主流产品为电子玻纤布基覆铜板,2022年产量占比超过60%。
我国覆铜板行业起步于1955年左右,当时,电子工业第十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创造出一种制造覆铜板的简陋工艺,拉开了覆铜板行业发展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覆铜板生产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覆铜板产能逐年增长,由2016年的83005万平方米上升至2022年的116750万平方米。随着覆铜板生产能力提高,我国覆铜板产量也在逐年增加,由2016年的56232万平方米上升至2021年的80332万平方米。但在2022年,其产量出现下滑,降至75754平方米,同比下降5.7%。目前,我国覆铜板市场主流产品为电子玻纤布基覆铜板,2022年产量占比超过60%。
从产能利用率来看,近年来我国覆铜板产能利用率维持在64%-75%左右,2022年达到64.89%,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据悉,目前我国覆铜板市场主要是中低端覆铜板产能过剩,而高端覆铜板仍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需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前景较大。
从产能利用率来看,近年来我国覆铜板产能利用率维持在64%-75%左右,2022年达到64.89%,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据悉,目前我国覆铜板市场主要是中低端覆铜板产能过剩,而高端覆铜板仍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需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前景较大。
3.覆铜板销量和销售收入双双下滑
2016年-2021年,我国覆铜板销量和销售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1年分别上升至81281万平方米和92358百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50.83%。受下游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2022年我国覆铜板行业整体经营业绩较差,销量和销售收入双双下滑,分别下降至76802万平方米和73017百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51%和20.94%。
2016年-2021年,我国覆铜板销量和销售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1年分别上升至81281万平方米和92358百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50.83%。受下游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2022年我国覆铜板行业整体经营业绩较差,销量和销售收入双双下滑,分别下降至76802万平方米和73017百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51%和20.94%。
4.覆铜板进口均价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覆铜板进口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降至3.35万吨,同比下降30.93%;出口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8.81万吨,同比增长2.8%。金额方面,自2021年起,我国覆铜板进口额和出口额均保持下降态势,2023年分别降至65.47亿元和37.8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31%和7.14%。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覆铜板进口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降至3.35万吨,同比下降30.93%;出口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8.81万吨,同比增长2.8%。金额方面,自2021年起,我国覆铜板进口额和出口额均保持下降态势,2023年分别降至65.47亿元和37.8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31%和7.14%。
虽然我国覆铜板出口量始终大于进口量,但其出口额却始终低于进口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覆铜板进口以高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高,使得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