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图中阴影部分为今天,非阴影部分为昨天,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完成l~2题。
1.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潍坊昼夜平分
B.北京时间为8点
C.开罗此时一天中影子最短
D.圣保罗此时正值日出
2.若CD为晨昏线,则最有可能出现
A.塔里木河出现夏汛 B.河北地区出现风沙天气
C.贵阳阴雨冷湿 D.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读南亚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A.夏季形成的沉积层薄、冬季形成的沉积层厚
B.降水多的年份形成的沉积层薄,降水少的年份形成的沉积层厚
C.沉积层的厚度能反映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小
D.沉积层厚度说明了水土流失夏季弱于冬季
4.关于该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该地区河水的主要补给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D.水库建成后,R河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减小
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现在正在推进,也正在进行全面的评估。下面是我国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金字塔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上面4个人口金字塔图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不断缩小,1990年缩减到4.0人,2010年缩减到3.1人,2012年进一步缩小为3.02人。导致我国家庭户人口规模越来越少的
A.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 B.迁移流动人口增加
C.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D.人口的快速增长
2014年11月16日,D8602次列车驶出乌鲁木齐南站,标志着兰新高铁新疆段(乌鲁木齐至哈密)正式通车。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兰新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沿线地区主要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B.铁路沿线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C.铁路沿线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D.主要运输石油、煤炭等货物
8.兰新高铁有利于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为此乌鲁木齐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A.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 B.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C.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 D.油气加工中心
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农牧业用地不断向更高海拔的林区扩张,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象和地质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读图文材料,回答9~10题。
9.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的原因,不包括
A.山高谷深,起伏大,海拔高B.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C.地势南高北低D.交通不便,减少了人为的破坏
10.解决横断山区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还草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结合下图完成11~12题。
11.河北省产业升级困难的原因,在右图中体现的是
A.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B.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程度低
C.环境污染严重D.能源水源短缺
12.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产业合理分工,促进城市间跨区合作 ③强化大城市职能,减缓次中心城市建设④加强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26分)秘鲁是南半球优质无公害水果产区,所产菠萝、香蕉和葡萄等远销亚欧市场。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0年3月1日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中国对秘鲁进、出口物资如下:
(1)比较秘鲁东西两侧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6分)
(2)运用整体性原理,说明B地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二,指出秘鲁经济的特点,并据此对该国今后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4)我国某企业在秘鲁A地租用土地建立水果生产基地,分析该基地水果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7.(16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1)据图分析新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分布特征。(6分)
(2)乌鲁木齐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承接了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工业,试分析该地承接纺织产业的优势条件极其重要意义。(10分)
43.(10分)【地理——旅游地理】
我国北方某山区沿河公路两侧的景观有“百里山水画廊”之称。沿途重峦叠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