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污水沉淀池的知识.pdf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关于污水沉淀池的知识
一、沉淀的基础理论
1.1概述
沉淀是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
沉降性能,在重力场的作用下产生下沉,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这种工艺简单易行,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过程中的某一
工序。
在典型的污水处理场中,沉淀的四种用法:
用于废水的预处理:如沉砂池;
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初步处理:初沉池;
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沉池;
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池。
1.2沉淀的类型
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强弱、浓度的高低以及可沉降颗粒
的性质(如密度等),沉淀通常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如表: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表:沉淀类型
1.3自由沉降及其理论基础
沉淀法的去除对象:颗粒在10μm以上的可沉固体。当颗粒粒径
变小、沉速小、颗粒沉降过程中其周围的扰流流速也小时,可以主要
受水的粘滞阻力作用,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颗粒运动是出于层流状
态。
式中:
Stokes公式说明的问题:
、颗粒与水的密度差愈大,沉降速率也愈大,颗粒密度大于水密1
度时,颗粒下沉,颗粒密度小于水密度时,颗粒上浮,二者相等时,
颗粒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水的粘度愈小,沉降速率愈快,成反比关系。因粘度愈水温成2
反比,故提高水温有利于颗粒的沉降;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颗粒直径愈大,沉速愈快,因此随颗粒度的下降,颗粒的沉降3
速度会迅速降低。实际水处理过程中,水流呈层流状态的情况一般较
少,所以一般沉降只能去除d>20μm的颗粒。
1.4絮凝沉淀
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
然后予以分离去除的水处理法。
二、沉淀池的种类
2.1按功能分
按功能分为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简称初沉池,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理,去除约30%
的BOD5,55%的悬浮物。
二次沉淀池:简称二沉池,生物处理构筑物后,是生物处理工艺
的组成部分。
2.2按水流方向分
沉淀池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两大类。
2.2.1普通沉淀池
按照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又有平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