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临床研究.pdf
中文摘要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容
受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宫腔灌注对薄型子宫内膜(thinendometrium,TE)患者
的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receptivity,ER)及冷冻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transfer,FET)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30名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间于本院生殖医学中心
行FET治疗的TE患者(自然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或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
周期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7mm),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患者接受G-CSF宫腔灌注治疗的FET周期与前一FET准备周期(应用
相同内膜准备方案因内膜薄而取消移植)进行比较,分析两个周期HCG
日或内膜转化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参数变化
情况;统计分析G-CSF宫腔灌注治疗后TE患者FET的妊娠结局,并与
本生殖中心同期行FET治疗子宫内膜厚度≥7mm的42名患者进行比较,
探讨G-CSF宫腔灌注对TE患者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1.G-CSF宫腔灌注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G-CSF宫腔灌注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G-CSF宫腔灌注治疗前后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
(resistance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index,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
张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enddiastolicvelocity,S/D))的变化均
无统计学差异(P>0.05)。
4.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血管化指数(vascularityindex,VI)、血流指
数(flow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tyflowindex,VFI)在
G-CSF宫腔灌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VI、FI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差
1
中文摘要
异(P>0.05),VFI治疗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
5.G-CSF宫腔灌注治疗后的30名TE患者FET妊娠结局与本生殖中
心同期行FET子宫内膜厚度≥7mm的42名患者比较,生化妊娠率、临床
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G-CSF宫腔灌注治疗可通过提高TE患者的内膜厚度及内膜下血流
参数VFI,从而提高ER。
2.G-CSF宫腔灌注治疗对TE患者的内膜形态及子宫动脉血流无显著
影响。
3.TE患者在行G-CSF宫腔灌注治疗后,妊娠率显著提高,与本中心
同期行FET且子宫内膜厚度正常的患者相比,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
持续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
容受性,冷冻胚胎移植
2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英文缩写5
研究论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
容受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前言6
材料和方法8
结果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