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放化疗.ppt
关于结直肠癌的放化疗概述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的10~15%,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占据第二、三位,我国第五,六位,近几十年来有上升趋势发病原因与饮食因素(高脂低纤维),遗传因素(遗传性非家族性息肉病和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发病部位:右半结肠30~40%,乙状结肠37%,直肠癌16%,多部位发生0.5%,国内发病多在45岁左右,低位多见病理类型包括:管状腺癌(60-70%),黏液腺癌(15-20%),乳头状腺癌(7-10%),印戒细胞癌(3-4%),未分化癌(0-2%),其他(小细胞癌、腺鳞癌、鳞型细胞癌、类癌)60~70%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50~60%第2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诊断——临床表现右半结肠癌:贫血、黑便、乏力、疲劳、消化不良、腹部持续性隐痛不适。左半结肠癌:排便习惯的改变,间歇性便秘和便频,可有黏液血便或血便。直肠癌:便血或黏液血便,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感,大便变形、变细。肿瘤侵及肛管或原发于肛管时:可出现肛门疼痛。早期结直肠癌: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腹部可触及肿物,当癌肿导致肠梗阻时可出现相应的体征。直肠癌肛诊:可发现距肛门10cm之内的直肠肿物。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慢性消耗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等,晚期患者可呈恶病质状态。第3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诊断——辅助检查结直肠镜:确诊直肠癌最可靠的方法,可发现60~70%以上的大肠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但小于0.8cm的扁平腺瘤和早期结直肠癌,仍需做进一步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病变尤其是小于2cm肿物和大肠腺瘤显示有困难内视超声:对直肠癌的术前分期优于CT其他:CT,MRI,PET,实验室检查等第4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诊断——临床分期第5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治疗方法手术:根治性手术(首选的治愈手段)和姑息性手术(减少负荷,缓解症状)化疗:术前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放疗: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其他:生物靶向、中药等第6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手术Miles手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适用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低位直肠癌(距肛门5cm以内)Dixon手术:直肠前切除术,适用于距肛缘5厘米以上的直肠癌,目前比较推荐的手术方式TME手术:直肠全系膜切除术,1982年Heald等提出来,优点:1.能全部切除原发灶并防止远处转移,提高术后生存率;2.强调是环绕剥离直肠系膜,降低局部复发率;3.有利于骨盆神经丛的保护;4.能够增加保肛率(提高近20%);5.骶前出血的概率明显减少,手术的安全性增加第7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放疗原则结肠癌不敏感,直肠癌较敏感术前放疗: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率术中放疗:控制不能切除病灶或残留亚临床病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术后放疗: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单纯放疗:姑息减症,或者术后复发再程治疗第8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放疗——术前放疗适应症:分期为II,III期的患者剂量:可分为低、中、高三种剂量小剂量:5GY/1F次日手术或者25GY/5、10F,1~2周后手术中剂量:30~40GY/15~20F,2~3周后手术高剂量:50~60GY/25~30F,4~6周后手术中晚期推荐高剂量,早期推荐中剂量,低剂量一般不推荐第9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放疗——术中放疗适应症:术中未能切除的肿瘤,术中肉眼残存的病灶,切缘阳性,有癌性粘连剂量:电子线(6~15Mev),小残留灶:10~15GY;1~2CM的病灶:18~20GY;未能切除的病灶:20~25GY一般不超过25GY第10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放疗——术后放疗适应症:T3~4N0(肿瘤侵透肌层达直肠旁组织或浆膜外,肿瘤侵透肌层达直肠周围组织或器官并固定),区域淋巴结阳性剂量:45~50GY/25~28F,局部酌情加量10~20GY第11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放疗技术——解剖第12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放疗技术——常规放疗AP-PAFields:(1)上界:L5/S1之间(2)下界:①Dixon手术:闭孔下缘②Mile’s手术:切口下方1~1.5cm(3)侧界:髋骨盆外1.5~2cm2.Lateralfields(1)后界:骶尾骨外侧皮质(2)前界: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