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干旱胁迫的生理影响论文.doc

发布:2017-04-06约1.0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干旱胁迫的生理影响论文 杨树在中国的分布很广,从新疆到东部沿海,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长江流域都有分布。尤其近10年来,中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干旱胁迫的生理影响。 杨树是中国着名的传统树种之一,在华北地区更有着重要的位置,目前,关于杨树的繁殖培育生理习性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关于杨树抗旱性的研究也有了很多的探索,本试验着重研究毛白杨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探索干旱胁迫对毛白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试验材料为1年生的长势相同的杨树幼苗,洗净后置于培养液中。模拟自然光控制光照。培养10 d后进行试验。 1.2 方法 试验处理取在培养液中培养10 d的1年生苗分别置于附加PEG-6000浓度为10%,20%,30%的培养液中模拟干旱胁迫处理48 h,采集新鲜叶片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重复4次。对照不加PEG-6000,其它培养条件相同(PEG可通过影响植物根系吸水而起到模拟干旱的效果)。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参考张志良的方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采用采用愈创木酚法,脯氨酸(Pro)的测定采用酸性茚三酮法。 2结果与分析 干旱胁迫对毛白杨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叶片含水量反映了植物体赖以生存的水分状况。由图1可知,对叶片进行不同程度的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在48 h中,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对照组(没有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为稳定,由设定的5个时间监测点的数据可知,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82.8%,且整个过程含水量没有大的起伏。在其余3组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在48 h中均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的是PEG-6000浓度为30%的试验组,其次为PEG-6000浓度为20%的试验组,下降最不明显的为PEG-6000浓度为10%的试验组。可见,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细胞失水状况明显,对毛白杨幼苗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浅谈干旱胁迫的生理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