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气环流(一).ppt

发布:2017-05-08约1.7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42年,日本人为了攻击美国本土,曾发明了一种叫做“气球炸弹”的秘密武器,这种秘密武器携带燃烧弹和炸裂弹飘洋过海,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民众恐慌,这些气球炸弹是如何飘洋过海,不远万里到达美国制造森林火灾的呢? 自主学习 1.大气环流的概念、成因、意义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应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成因、意义: 不同纬度 太阳辐射不同 气温差异 大气运动 输送、交换热量 调整水热分布 天气和气候 地球不自转 地表均匀 太阳直射赤道 ? 南极 北极 1、地球表面均匀 ----单圈环流 赤道 赤道 冷 热 不 均 使 其 动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地球不自转 地表均匀 太阳直射赤道 单圈环流 思考: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 高空中运动的风还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偏转为西南风,北风偏转为西北风,在30处偏转为西风,空气就不能做南北运动,在此处堆积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球不自转 地表均匀 太阳直射赤道 单圈环流 ? 地球自转 赤 道 低 压 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地球不自转 地表均匀 太阳直射赤道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地球自转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七压六风,三低四高;零三六九,风压相间。 热力型 动力型 动力型 热力型 23°26′N 23°26′S 66°34′S 66°34′N 0° 4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 90° 60° 30° 0° 30° 60° 9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春分日-夏至日 移动规律 23.5oN 23.5oS 0o 66.5oN 夏至日-秋分日 90° 60° 30° 0° 30° 60° 9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移动规律 夏至日-秋分日 23.5oN 23.5oS 0o 66.5oN 秋分日-冬至日 90° 60° 30° 0° 30° 60° 9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移动规律 秋分日-冬至日 23.5oN 23.5oS 0o 66.5oN 冬至日-春分日 90° 60° 30° 0° 30° 60° 9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移动规律 冬至日-春分日 23.5oN 23.5oS 0o 66.5oN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2.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季节移动的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 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2、季节移动的规律: 6月22日 北移 北半球(夏季):向高纬移动 南半球(冬季):向低纬移动 12月22日南移 北半球(冬季):向低纬移动 南半球(夏季):向高纬移动 点南即南,点北即北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4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南北半球 夏季向高纬移动, 冬季向低纬移动 小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