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汽车发动机概论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基本组成和常用术语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多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内燃机产品的名称及型号编制规则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 内燃机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图1-1)。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汽油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柴油机。 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柴油机的压缩比高,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因此,柴油机的燃料经济性能好,而且柴油机的排气污染少,排放性能较好。但它的主要缺点是转速低,质量大,噪声大,振动大,制造和维修费用高。 按照冲程分类 内燃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 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图1-3)。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内燃机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图1-4)。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图1-5)。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发动机(图1-6)。汽油机常采用自然吸气式;柴油机为了提高功率有采用增压式的。 3.1 单缸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3.2 基本术语 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通常指活塞上行到最高位置。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通常指活塞下行到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S):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mm)。 4.曲柄半径(R):与连杆下端(即连杆大头)相连的曲柄销中心到曲轴回转中心的距离(mm)。 曲轴每转一转,活塞移动两个行程。 5.气缸工作容积(Ⅴh):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容积(L)。 Ⅴh =πD2S/(4×106) (L) 式中:D——气缸直(mm)。 3.2 基本术语 6.发动机排量(ⅤL):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L)。设发动机的气缸数为i,则 ⅤL =Ⅴh i (L) 7.燃烧室容积(ⅤC):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L)。 8.气缸总容积(Ⅴa):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L)。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即 Ⅴa =Ⅴh +ⅤC 9.压缩比(ε):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即 ε =Ⅴa /ⅤC =(Ⅴh +ⅤC)/ ⅤC =1+Ⅴh /ⅤC 它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22。 10.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在气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称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11.二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12.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汽车构造与原理 汽车动力篇(发动机) 本学期内容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汽油机供给系统 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系统 进、排气系统 汽油机点火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 发动机润滑系统 发动机起动系统(电器讲) 1、蒸汽汽车的发明 纽科门蒸汽机(1712年英国人,驱动抽水机) 绪论 1、蒸汽汽车的发明 瓦特蒸汽机 绪论 1、蒸汽汽车的发明 古诺蒸汽车(1769年法国人,第一台 汽车) 绪论 1、蒸汽汽车的发明 嘉内的蒸汽公共汽车(1825年英国人) 绪论 1、蒸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