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单元 第一课 大一统的国家的兴盛与耕经济繁荣
1、明清帝国的兴替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定都应天(江苏南京)
(2)明末农民起义:①原因:明朝腐败,对后金用兵,连年天灾②时间:1627年③领导人:高迎详、张献忠、李自成等④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3)清朝的建立:①1616努尔哈赤建立金②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③1644年清军入关 ④清初野蛮政策: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没海居民内迁等经⑤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加强边疆治理
★★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X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形胜顾难凭,在徳不在险”
★★2.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①措施: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①“八股取士”:明清时期实行, 内容:四书、五经;形式:八股文
影响: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②“文字狱”:严重钳制思想,目的都是巩固统治,加强皇权。
2、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1)明朝晚期“异端”思想家李贽主张:①否定孔孟学说和“四书五经”的权威。②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影响: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自由的意识,对当时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
(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主张:(1)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根源。(2)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
(3)“重农抑商”观念受到挑战
(4)、世俗文化的发展
①市民文学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印刷术的空前发达,创造条件。
②明清小说反映内容的共同特点: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个性解放
3、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著作 类别 朝代 作者 主要内容 价值影响 《本草纲目》 药物学 明 李时珍 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等诸多科学领域 总结中国医药学; 《农政全书》 农学 明 徐光启 介绍农学成就和欧洲农业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 明 徐霞客 记述其一生游历考察的成果 科学考察的先驱。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天工开物》 生产技术 明末 宋应星 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皇权膨胀
(1)明朝加强化皇权的措施
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增设内阁制;②地方上: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③设立厂卫特务统治;④设立“廷杖”制度。
(2)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清代军机处的设置
(3)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近代前夜的危机
(1)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① 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
② 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交流会引起统治不稳;
③ 自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必与外国通商。
(2)闭关锁国政策实施过程:
①明朝: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② 清朝: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联系和物资供应。康熙统一台湾后,清政府重开海外贸易,允许外商来华贸易。
③乾隆时期,又关闭了其他海港,限定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并只能通过“广州十三行”统一进行商品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使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第六单元 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人物及航线、影响。
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人物 航线 航线
方向 影响(评价) (1).造船技术的进步;
(2).指南针传入欧洲,并普遍应用于航海;地 圆说被接受;
(4).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5).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迪亚士 葡萄牙出发 →好望角 向东 正面影响:打破了世界各洲之间与世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拓展了人们的眼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