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148例回顾性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位妊娠148例回顾性分析
史计莲 石永青 郝彦青(山西省盂县人民医院 045100)
【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165-02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对山西省盂县人民医院住院的14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分析,通过询问病史以了解其各相关发病因素所占百分比。结果 具有盆腔炎史所占比例最高达47.97%;次之是具有人流史占31.08%。所以具有盆腔炎史、流产史、异位妊娠史、IUD应用史对异位妊娠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对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一定要规范化、彻底化,以免转为慢性盆腔炎;且对早孕人流患者要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避免流产后继发炎症。
【关键词】异位妊娠 盆腔炎 人工流产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所以总结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对预防和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具有深刻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根据相关各项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148例,年龄19—41岁,平均27岁。停经天数为35—82天,平均48.1天。其中手术治疗116例,占78.38%;药物保守治疗21例,占14.19%;期待治疗11例,占7.43%。
1.2 诊断方法 148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详细收集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以下辅助检查:后穹窿穿刺,盆腔超声检查,血beta;—HCG检测为标准,根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早期诊断异位妊娠,血beta;—HCGge;18KU/L;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或阴道排出物送病理检查报告:仅见蜕膜,未见绒毛可协助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收集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有意义的因素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位妊娠发病部位、发生率比较 148例异位妊娠患者中140例为输卵管妊娠(占94.59%),其中壶腹部妊娠109例,占77.86%;峡部妊娠22例,占15.71%;间质部妊娠5例,占3.57%;伞端妊娠4例,占2.86%。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较输卵管其他部位妊娠比例明显增高,P<0.05。左侧输卵管妊娠68例,右侧输卵管妊娠72例,两侧输卵管妊娠比较无差异,P>0.05,另外8例为卵巢妊娠。
2.2 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 148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曾经患过盆腔炎或术中发现有盆腔炎症改变者71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47.97%。148例患者的既往妊娠史:有人工流产史者46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31.08%,其中两次以上人工流产34例;正常产34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22.97%;药物流产25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16.89%;自然流产15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10.14%;引产9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6.08%;剖宫产56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37.84%。148例患者中55例有重复异位妊娠史:其中一次异位妊娠史16例,占29.09%;二次以上异位妊娠史39例,占70.91%。宫内节育器(IUD)44例,占异位妊娠总数29.73%。由于95%的患者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因此无法获得生殖道炎症的实验室资料。通过询问病史,其中47例(31.76%)曾经有过不同程度阴道炎病史。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单因素分析
发病因素 例数 发病率(%)
盆腔炎史 71 47.97
妊娠史
人工流产史 46 31.08
药物流产史 25 16.89
自然流产史 15 10.14
引产史 9 6.08
正常产 34 22.97
剖宫产 56 37.84
异位妊娠史
一次异位妊娠史 1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