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说课稿 (新版)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说课稿(新版)济南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说课稿(新版)济南版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七年级生物上册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为主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生物科学与社会责任素养。通过学习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生能够提升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进入七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在之前的科学课程中,他们可能接触过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如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等。然而,对于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如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实验设计原则等,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生物学这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好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概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验操作出现偏差;二是缺乏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难以分析实验结果;三是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可能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耐心。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以便跟随教学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生物学探究方法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操作所需的显微镜、培养皿、试管等,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营造有利于学生互动和实验操作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科学家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是如何发现和解释生物现象的。
2.提出问题:科学家在研究生物学问题时,通常会用到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特点?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科学家研究方法的初步认识。
4.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类等。
2.教学重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了解不同探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3.教学内容:
a.观察法:讲解观察法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注意事项,展示观察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b.实验法:介绍实验法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操作步骤,展示实验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c.分类法:讲解分类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展示分类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4.教学方法:
a.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资源,系统讲解生物学探究方法的相关知识。
b.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探究方法的应用。
c.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探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内容: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生物学探究实验。
2.练习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3.教学方法:指导法、个别辅导法。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内容: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提问形式:随机提问、分组提问。
3.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点评法。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生物科学与社会责任素养。
2.教学内容:
a.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b.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3.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