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pdf

发布:2017-09-13约9.7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30 2012 No.16 浅 论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的 教 育 价 值 观 侯 彪 (酒泉市委党校,甘肃 酒泉 735000)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教育原则 主义和谐社会所蕴含和必需的道德、纪律、法规,使学生努力追 中图分类号:C,40-03 文献标识码:A 求民主、自由和平,真正做一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文章编号:1671—1246(2012)16-0024—03 的公民。 1.2 注t个性发展 教育价值观是指一所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 人的个性发展就是使个人所具有的天赋得到充分地发挥。 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位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 尊重个人的价值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人的个性发展包含 导向,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 在人的全面发展内;发展个性要求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 内涵具有同一性。教育价值观作为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 格 ,发展个性才能,这是为了使人能更 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 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指导作用, 去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去努力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 目标。 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 因此 ,发展个性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 划、结构、布局和体制。教育价值观体现在学校的校训、校风、校 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在这个意义上说 ,个性 规、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教师形象等各个 的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只有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 方面。教育价值观在微观层面是指基于教育系统本身各个内部 结合,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才能造就社会文明的五彩缤纷。 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目标指向;在宏观层面是指基于教育同社 1.3 实行太众主义教育 会中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价值旨趣。教育价值观的 教育面向全体公民、全体学生的大众主义价值 ,源 自社会 两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微观层面是内在的方面,起决定 主义的核心理念,也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全民教育的基础之上 性的作用;宏观层面涉及教育的社会环境,是外在的方面,同样 的。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 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化阶段,并将构建终身教育体制和学习化社会。基础教育的目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 的不是选拔少数尖子生,或者只面向能够升学的学生。需要强 体现。一方面,它以现代人学为基础 ,强调以人为本位的本性, 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民主性,真正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人的价值、丰富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命 分治、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改变主要面向城市、面向重点学校、 质量、提升人的生存竞争 ,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 着重培养少数尖子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 完善和精神升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提出了要注重为学生获 1.4 实雹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的理念;另一方面,超越个 应试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知识本位、学科中心、学历主义的, 体本位论的教育,即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 方法是死读书、读死书 ,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基本特征是教育 为教育及社会发展的核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人与 自然的和谐 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书本与实际相脱离。需要改变这一完全不 统一性,倡导通过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