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傣家风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音乐教案-傣家风情
傣家风情
?
教学目标:
一、通过云南风土人情及傣族音乐的了解与欣赏,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云南傣乡的热爱。
二、学生在看、听、想、说、动、跳、唱等活动中,感受体验傣乡的音乐及舞蹈风格。
三、懂得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傣族歌曲和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进行歌表演。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块方沙巾、葫芦丝、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云南傣乡的葫芦丝音乐,学生摇曳沙巾律动进教室。
师:让我们大家挥舞起手中的彩巾,让它变成美丽的彩霞,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想去吗?
二、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云南傣乡的风情图片:云南的庙宇、石林、泸沽湖、傣家的竹楼、傣族服装、泼水节。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知识和见闻,口头表述体验感受。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一定很着急,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吧!老师告诉你们吧,这是云南,你知道一些云南的知识吗?百闻不如一见,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云南的图片,让我们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云南位于我们祖国的南部,那里有四千多种植物和五百多种动物,是我们国家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那里到处鲜花盛开,鸟语花香!你们瞧,这是云南的庙宇,和我们汉族的庙宇有很大的区别,他的建筑非常的特别;瞧,这是云南的石林,再看,在美丽的泸沽湖上,人们正摇着小船在游玩呢!这是云南傣家特有的建筑物,叫竹楼,它的建筑材料可不一般,全是用竹子做的?瞧,这是谁呀?这是云南傣家的阿姨,她们在干什么?正撑着美丽的花伞,这把伞漂亮吗?云南的阿姨们就像这些花伞一样漂亮,我们瞧一瞧他们的衣裳,他们都穿着桶裙。他们很喜欢用布,叔叔往往用布包在头上做成头巾,阿姨将布围在腰间作成桶裙。你们瞧,阿姨们正穿着节日的盛装在翩翩起舞呢!
这些人在干什么?这是云南傣乡特有的泼水节。
出示雨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初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旋律,体验音乐的速度、情绪,并交流感受。
师:你们瞧,这是云南的雨林,长着很多很多长势非常好的树木。老师仿佛听到雨林中传出了一阵美妙的音乐,就让我们静静地来聆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从雨林中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次聆听歌曲的旋律,各自扮演一种雨林中的动植物进行律动,感受歌曲的节拍,熟悉旋律。
师:老师从你们的话语间感受到了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里面有花朵,小鸟在唱歌,小草、树叶正在迎风摆动,那么就让我们来扮演雨林中的一个角色好吗?请起立,让我们再来聆听一遍音乐,在音乐中尽情地摆动吧!
三、寓教于乐,新歌学唱
引领学生观看傣家吉祥物孔雀的图片,欣赏孔雀的静态美,师生交流孔雀知识。
你们瞧,这么动听的音乐,把什么动物吸引来了。你知道一些孔雀的知识吗?说出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孔雀这么美,那么小朋友想模仿一下他的舞姿吗?让我们大家来动动脑筋,把孔雀的姿态用我们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云南傣乡人非常喜欢孔雀,孔雀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有绿孔雀、蓝孔雀,图面所示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一种。在傣家,它象征着美丽、吉祥和幸福,人们常常把它放在图片里面、邮票上,不信让我们大家来瞧一瞧。
观看孔雀日常行为的图片,用形体语言表现孔雀的姿态和行为。
师:你们瞧,这儿有好多好多孔雀的照片,谁来说说孔雀在干什么?用动作表现:
观看舞蹈《竹林深处》,模仿并增添舞蹈语汇。
师:老师从你们刚才的话语中,动作中已经体会到了孔雀的美,你们能不能自己选一幅图编一个动作呢,让我们的教室里也出现千姿百态的孔雀。我们可以跟着舞蹈《竹林深处》模仿一下。
教师范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为学生助兴,要求学生谈谈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刚刚你们优美的舞姿吸引了老师,我忍不住想给你们唱一首歌了,想听吗?伸出你的小手,为老师伴奏吧!。
学生念歌词、填歌词,反复演唱,巩固歌曲。
老师歌曲中唱了什么?
刚才我们看了孔雀、说了孔雀,也学了孔雀的姿态,现在我们大家就来唱一唱孔雀,好不好?
念歌词。
读得真好听,老师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更好听。
难点乐句指导
再次熟悉歌曲。你喜欢哪一句,能和老师一起唱一唱这句吗?
加动作表演唱。
四、人文拓展,加深体验
观看傣家特有的乐器——象角鼓,模仿敲鼓的姿态,为歌曲《金孔雀轻轻跳》配入鼓点并练习。
小朋友一定玩得不是很尽兴,可是我们有的男孩子有意见了,都是适合你们女孩子的,我们男孩子干嘛?别急,你们瞧,每当傣族人过节时,他们的男孩总是头上绑着头巾,身背象脚鼓,很起劲地敲鼓呢!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姿态吧!鼓声是怎样的,能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吗?注意身体、脚的姿态要么往前弓,要么往后倒老师给你们一个节奏,让他们一起来学一学:0? 0? |? 0 ,你一定对 这个符号感兴趣,我们可以把他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