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论文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论文
人事档案是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 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某人德才表 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日后查考的文件材料。由 此可见人事档案是每个人自然情况、学历、社会经历的原 始记录,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个人思想品德、政治信仰、业 务能力、工作状况、奖惩等方面情况。档案资料是社会发 展的“记录仪”,有着“鉴往知来”、服务当代、惠及后世 的重要价值,是不能再生的信息资源。它的原始性、真实性 和完整性,决定了人事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应。在组 织部门选人用人、人才流动、职称评聘、调资、参加社会 保险等方面起着依据作用。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个人思想政治、履历、专业技术 水平等基本情况的真实记载,它能为干部的评价、考察、任 免、调动、晋升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一些管 理和利用方面的不足逐渐凸现出来。因此,我们应将干部人 事档案管理作为搞好干部人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狠抓落实, 作为提高干部人事管理水平的必备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紧紧 围绕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为目的,推动我国干部人事改 革的不断深化。
1、思想观念滞后,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不适应。
一是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不够重视。部分单位的领 导甚至错误的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无足轻重,无非是管理 一些资料,更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二是主观随意性强。传 统人事档案中有“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 亲属的档案”的规定。这一规定源自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并 应用到其他人事档案规定中。对当事人保密的目的一般认 为是安全的需要以及方便组织管理,但正是这种高度保密性 反而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信息垄断而使 “组织意见”主观随意性增强。三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 利用的责任意识落后,与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改革的要求不 相适应。档案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用人随意 性。因人事档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不 被看重。许多单位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简单化,不可能把优 秀人才放在档案管理岗位,也没有根据人事档案的特点考虑、 筛选合适的档案员,导致一些档案员不胜任信息时代的档案 工作。新时期的档案员不但要具备人事、档案专业素质,也 要有计算机操作及络技术能力。第二,缺少专职人员。人事 档案管理的处境如同鸡肋,负责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通常兼 任其他工作。这样档案管理未必是档案员工作的重心,兼职 档案员没时间熟悉人事档案业务,更没有时间学习和补充人 事档案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工作中难免出现纰漏。 第三,人员不稳定。人事档案工作是一个专门性工作,有自 己一套完整的理论、法规和方法,具有独立的范围、任务和 程序。熟悉人事档案业务需要一个过程,而忽视人事档案工 作业务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视 为见习岗位,工作人员经常流动,势必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混 乱。给档案利用带来很多麻烦,一些人因档案中缺少证明材 料,涨不了工资,办不了社保,享受不到社会福利待遇,人才 流动受阻等,让当事人产生诸多不满,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 因素。
2、 档案资料归档工作有待规范和创新。
一是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存在着较大的被动性。一般都 是等待领导安排,或是上级来了具体的收集任务,相关的工 作人员才去突击性的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结果是往往由于 时间仓促,收集到的材料来不及进行查证核实,使得档案材 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二是档案材料的来源渠道有待疏通和 拓展,缺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干部真实情况的渠道;三是档 案归档制度有待规范,特别是对于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处 理缺乏及时性。
3、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得到了普遍应用, 在现代化办公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体现在人事档案管 理上,我们就会发现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充分挖掘和 发挥,对于计算机和现代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存 档的层面,没有将现代化工作方式的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 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广泛运用,这些不利于 人事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且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1、 更新工作理念,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部分领导首先应从传统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把干部人 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基础工作狠抓落实。 本着对组织和个人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 作。其次要找准工作的重心,从约束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 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基础,服务是宗旨。把干部人事档 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上来是形势的需要,要服务人力资 源开发的大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员素质,要以 发展的目光,根据长远的需要选用合适的人员负责人事档案 工作。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具备熟悉人事工 作、熟悉档案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