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种子快速繁殖方式.doc

发布:2019-04-12约7.0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植物有哪两种繁殖方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即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果实和种子,种子发芽形成新的个体,故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或实生繁殖。另一类是无性繁殖,即不通过性细胞而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故无性繁殖又叫营养繁殖。 2、无性繁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从植物体上取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和受精卵一样,具有形成一株新植株的可能性,这就是细胞全能性。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体组织的一部分繁殖成一个完整植物体,这个新的个体和原来的个体在遗传性上是相同的。 3、试举例说明无性繁殖的意义。 一、加速发展优良品种,红富士是从普通富士的芽(枝)变中选育出的着色系富士的统称。富士苹果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冈分场于1939年以国光为母本,元帅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20余年,选育出的苹果优良品种,具有晚熟、质优、味美、耐贮等优点,于1962年正式命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二、发展用种子繁殖困难的植物,有些果木不能形成种子,例如香蕉、无核葡萄、无核柿子、无核蜜橘等,这些果实食用方便,果品的质量好,但由于没有种子,所以必须用无性繁殖。还有些蔬菜和大田作物也不能形成种子,如大蒜、马铃薯、甘薯等,也必须进行无性繁殖。三、缩短或保持童期,植物在童期和成年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现:首先在童期的生长速度快,不能开花结果。成年期生长速度减慢,能开花结果。 4、无性繁殖有何风险? (一)病毒病的危害, 无性繁殖是采用营养体的一部分进行繁殖,引起病毒病的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等微生物可以从母体传到繁殖的后代,直接在无性系中传播,因此无性繁殖很容易引起病毒病的危害。(二)无性系发生体细胞的变异,无性繁殖能保持品种的遗传特性,这是相对的,因为体细胞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也会发生变异。例如最近提出的太空育种就是植物在宇宙射线影响下发生的变异。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激素等化学药剂的剌激也能引起无性系产生突变;另外,化学诱变及在嫁接过程中形成嫁接嵌合体等。 5、名词解释:克隆 无性系 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体(物质)叫做克隆(Clone),用无性繁殖形成的群体称为无性系 1、分株繁殖方式的特点。 优点:分株法易掌握,成活率高,缺点:苗木大小不整齐,繁殖系数较低。 2、开春后,为什么要在枣树周围挖沟? 枣树虽然能自生根蘖苗,但是数量较少,为了刺激根蘖苗的形 成可以采用断根法。 具体做法是:在春天地温上升,根系开始活动时,在优种枣树树冠投影区一侧挖沟,沟深50cm、宽30cm,沟向与枣树行向平行,切断直径小于1.5cm的枣树根。 枣树断根后,小根上隐芽很快萌发,向上伸出地面,发育成苗。 3、香蕉生产中,为什么要年年进行植株的更新定植? 吸芽是着生在香蕉地下茎上的营养体,每一个吸芽长成植株后只能开花结果1次。新植蕉:第一次在大田定植的吸芽长成的香蕉叫新植蕉,新植蕉果实大、产量高。宿根蕉:在新植蕉球茎上继续长出的吸芽形成的更新植株叫做宿根蕉。宿根蕉果实变小,产量逐年降低。因此,香蕉不能长期连续留老根生产宿根蕉,而必须不断进行分株繁殖,发展新植蕉。 4、香蕉产生哪几种吸芽,定植中利用的的是哪一类吸芽? 按植株的外形和营养状况不同,吸芽可分为剑芽和大叶芽两类 红笋芽(立春发生) 剑芽(地下茎长出) 角笋芽(秋天形成) 褛芽 (秋后萌生) 吸芽 大叶芽 (隐芽长出) 剑芽 从地下茎上长出来。茎部粗大,上部尖细,叶小如剑。这种芽适宜作为繁殖用的种苗。不同季节形成的剑芽又可分为笋芽和褛芽。立春后发生的剑芽形如竹笋,嫩红色,称为红笋芽; 秋季形成的叫角笋芽;秋后萌生的剑芽形似褛衣,俗称褛芽。大叶芽 是接近地面的隐芽长出的吸芽。可以从生长的母株上长出,也可以在母株收获后从隔年的老茎上长出。大叶芽芽身纤细,地下部分小,初抽生的叶即为大叶,因此叫大叶芽,这种芽种 植后生长慢,产量低,一般不宜作为分株育苗用。 5、简述草莓的繁殖方式。 以草莓为例。在草莓母株茎的基部能产生细长的匍匍茎,匍匍茎的互生节上能产生新植株,新植株开始通过匍甸茎运输的营养生长,而后新植株能自生根吸收土壤的营养,连结的茎在晚秋或冬季死亡,每个新植株就互相分离了。 1、扦插繁殖的概念与意义? 定义:扦插繁殖是将植物的茎、根、叶等营养器官,离体插入沙土、蛭石或其他基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使这部分营养器官在脱离母体的情况下,再生出所缺少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