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思维逻辑开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变从思维逻辑开始
改变从思维逻辑开始(节选)
文/宋怀常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逻辑学是研究思维
规律的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7 门基础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
《大英百科全书》把它列为5 门基础学科之一,可见逻辑学的重要性。
逻辑能够对人的思维起到规范作用,让人的思维更加全面、深刻和理性,对
世界的认识更加正确,对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加合适。
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学时,涉及极少。在高
校中,也主要是文科的学生在学。很多人感觉逻辑学不过是文科中的一个科目罢
了,没有必要大家都学。这是错误的认识,逻辑学应该从高中就开始学,而逻辑
思维则应该从小学就开始训练。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
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
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
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
1 / 8
改变从思维逻辑开始
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 年4 -5 月间,首都10 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
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 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
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
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就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
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
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
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
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
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同样
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
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
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
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
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
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
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举个简单的例子,几个人讨论马。第一个人说,我见过一匹 10000 斤重的
马。第二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 厘米长的马。第三个人说,你们是开玩笑吧,
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 厘米长的马!第一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
河马!”第二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正是因为他们对“马”这一概念
理解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观点,这样的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海马和河
马都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马,此处只是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
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
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
2 / 8
改变从思维逻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