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共轭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性能的研究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08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共轭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性能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全共轭嵌段共聚物(conjugatedblockcopolymers)由于其具有异相微相分离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生物传感器等领域。这些性质的表现与其自组装有关。因此,研究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规律对其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性能,研究其自组装规律以及影响自组装性能的因素,为有机电子器件的制备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全共轭嵌段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自组装规律及形态演变;

2.探究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对其自组装性能的影响;

3.研究温度、溶剂种类、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共聚物自组装过程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利用环状溶液旋转剪切法制备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纳米纤维薄膜;

2.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薄膜进行表征;

3.通过调节实验条件(温度、溶剂种类、溶液浓度等)研究共聚物的自组装规律及形态演变。

三、研究预期结果

1.研究其主要特性,如自组装形态、分子排列等,并探究其形成的机理;

2.深入探究分子结构对自组装性能的影响,为分子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3.探究影响共聚物自组装过程的主要因素,为制备高质量的有机电子器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四、研究进度安排

研究进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及实验前准备(1个月)

1.深入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内容;

2.进行实验前准备,包括材料采购、实验条件调节、设备使用等。

第二阶段:制备及表征纳米纤维薄膜(2个月)

1.利用环状溶液旋转剪切法制备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纳米纤维薄膜;

2.利用AF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薄膜进行表征。

第三阶段:探究影响共聚物自组装过程的主要因素(2个月)

1.调节实验条件(温度、溶剂种类、溶液浓度等)研究共聚物的自组装规律及形态演变;

2.总结实验数据,探究影响共聚物自组装过程的主要因素。、

五、拟使用的基本设备和材料

1.环状溶液旋转剪切仪;

2.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设备;

3.聚合物材料、有机溶剂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