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理化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pdf
南京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理化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交通等活动的增加,空气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是空气污染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PM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多种健康问题,对人类健
康及环境造成威胁。
南京地处长江流域,属于环境敏感区域,空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研究南京PM的理化特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南京地区的大气污染状
况,为建立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南京PM的理化特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PM的粒径分布特征
(2)PM的化学组成特征
(3)PM的来源及演化过程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采集南京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污染等级下的PM样品,并进行
粒径分布分析。
(2)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技术,对PM进行
化学成分分析。
(3)利用正背向轨迹模型,对PM的来源及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三、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南京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污染等级下的PM样品粒径分布特征。
(2)南京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污染等级下的PM样品的化学组成特
征。
(3)PM来源及演化过程的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包括:
(1)为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为PM污染源的追踪与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3)为PM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四、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的计划进度如下: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1个月)
第二阶段:采集样品,进行粒径分布及化学成分分析(4个月)
第三阶段:利用正背向轨迹模型,分析PM来源及演化过程(4个月)
第四阶段:撰写论文(3个月)
五、参考文献
1.颜昌勇,王文,李冬华等.大气颗粒物-来源、组成及环境效应研究进
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26(7):741-753.
2.张洪斌,范瑞娟,王力等.南京市春秋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J].
环境监测与预警,2014,6(6):22-25.
3.WangG,ZhangR,GomezME,etal.Persistentsulfateformation
fromLondonFogtoChinesehaze[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
AcademyofSciences,2016,113(48):13630-1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