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pdf
北京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
题目:北京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特征分析
背景: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10微米的颗粒
物,主要来源于工厂烟囱、车辆尾气、道路扬尘等,具有较高的毒性和
危害性。北京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之一,PM10浓度高、
频繁超标,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北京地区PM10的特征分析,探索其污染物
来源、分布特征等,并为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应对策
略。
研究内容:
1.收集北京地区PM10数据及气象数据:采用监测站数据和卫星遥
感数据,结合气象数据,获取北京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
2.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混合高斯模型
等方法,分析PM10的来源及其成分。
3.建立预测模型: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
建立PM10浓度预测模型,为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预期成果:
1.掌握北京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物来源。
2.探究PM10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建立PM10浓度预测模型。
3.提出相应的大气环境治理建议和措施,为解决北京地区空气污染
问题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1.数据统计和处理方法:采用Matlab、Python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3.空间插值方法:采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
4.多元回归方法:采用Excel、SPSS、Eviews等软件进行多元回归
分析。
5.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采用Python、MATLAB等软件建立人工神经
网络模型。
参考文献:
1.阚春雷等.北京市能见度与PM10浓度的特性分析[J].环境监测管
理与技术,2018(6):1-6.
2.朱俊锋等.基GIS的北京市PM10时空分布分析[J].渤海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9,12(3):227-232.
3.戴晓晖等.北京市PM10来源识别及成分分析[J].中国城市污染治
理,2017,8(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