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docx
18.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8.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教材分析
《18.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是能源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节在学生对能源种类、能量转化等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内容涉及我国能源现状、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与当今社会热点话题紧密相连,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时代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能源问题,具备初步的能源科学素养。
2.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绿色、可持续的生活观念。
3.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鼓励探索和思考未来能源发展之路。
4.强化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实践中。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能源的分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基础知识,能够理解能源利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对新奇的事物和科技发展具有好奇心,对于能源和环保等社会热点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个别学生可能在学习抽象概念时存在困难。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能源可持续发展概念时可能感到抽象难懂,对新能源技术了解不足,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节能环保可能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动力。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数据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方面存在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材,以便课堂学习和参考。
2.辅助材料:准备与能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概念。
3.实验器材:涉及能源转换或新能源模型展示的实验,提前检查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求,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交流与合作;同时,布置实验操作台,为实验环节提供便利条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能源利用与环保的短片,展示我国能源现状及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20分钟)
(1)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念(5分钟)
-回顾能源分类、能量转化等基础知识。
-介绍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我国能源现状及问题(5分钟)
-分析我国能源结构、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5分钟)
-介绍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激发创新思维。
(4)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5分钟)
-讲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分析节能环保措施,如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针对新能源的优缺点、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2)课堂提问:针对讲授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习效果。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节能环保,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5.互动环节(5分钟)
(1)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节能环保经验和做法。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3)讨论:针对节能环保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设计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作业,如调查报告、手抄报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阅读有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普书籍,如《新能源革命》、《低碳生活手册》等,以加深对能源问题的理解。
-观看纪录片《穹顶之下》、《地球脉动》等,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全球范围内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参考国内外能源政策和发展规划,了解政府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举措。
-调查身边能源利用现状,如家庭用电、交通工具使用情况等,分析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