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上海卷).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上海卷)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2.C
【解析】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选C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宇宙环境的月球环境。学生要明确月球是真空状态,大气的作用很重要。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加剧了土壤的形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月壤,不同于地球土壤。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
(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黄经差0度;
娥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黄经差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黄经差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黄经差90度—180度;?
满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黄经差180度;
月相满月以后: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270度;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黄经差270度—360度;
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黄经差为360度。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一般多发生在朔日。
(三)北京(40)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名师点晴】这道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知识。三次测量太阳高度,不能只看太阳高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很容易理解错误。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应用,算出具体的正午太阳高度来,可以清楚的看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第1次测量太阳直射北纬10°,北半球昼长夜短;第2次测量,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第3次测量太阳直射南纬10°,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这样明确看出昼夜长短变化,不会出错。
(四)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B
【解析】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型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型的,呈闭合态;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等高线稀疏。选B正确。
考点:考查等高线图判读。
【名师点晴】等高线图判读,先看海拔高度,二看等高线分布特点,再看等高线弯曲变化方向。图示地区海拔高,等高线分布均匀,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三角洲平原、滨海沙滩等高线与梯田不同。
判断地形的起伏,一看海拔,二看等高线弯曲方向。图示地区海拔西高东低,水渠流向河流;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河流由北向南流。
8.C
【解析】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出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选C正确。
(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A
【解析】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选A正确。
10.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选A正确。
考点:考查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组成。
【名师点晴】这组题考查板块边界类型和地壳组成物质。板块的生长边界多是大洋中脊、东非裂谷带;两大板块交界处,多是板块消亡边界。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因侵入作用形成的是侵入岩,如花岗岩,因火山喷发形成的是喷出岩,如玄武岩;沉积岩是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如石灰岩、砂岩;变质岩是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如大理岩。
(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C
【解析】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运动无关;酸雨是天气和污染现象也与海绵城市无关;海水倒灌是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或河水水位下降导致,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不能减缓因河水水位下降导致的海水倒灌。选C正确。
12.D
【解析】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的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是硬化地面,退耕恢复湿地,是有限的,不能很好的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是加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