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发布:2025-02-25约8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ableofContents

TOC\h内容简介

目录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内容简介

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通过研究历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为了帮助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科目的考生复习备考,精心编写了配套辅导用书(手机端及电脑端均可同步使用):

1.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全套资料

本书收录了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2017年的考研真题,并提供了2011年考研真题的答案及详解(注意:其他年份试题没有提供答案,为此我们非常抱歉)。本书历年真题的答案及详解由高分考生根据本科目考研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教师的授课讲义等精心编写而成,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突出难点分析,对常考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

说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1年5月成立,从原公共管理学院中分出来。本考试科目的科目名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代码经常发生变化,近年的科目代码为649、651、625、624等。

()为公司旗下的主营业务网站,主要销售公司的10万种电子书(视频、题库、直播);同时通过电子书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制作自有版权的富媒体电子书。

APP下载:/app

联系电话:(8:30-00:30)

(8:30-00:30)

编辑部

目录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附文字版试题:

科目代码:611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

1社会经济结构

2社会形态

3社会改革

4资本

5经济全球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特质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6怎样理解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理论基石?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设想及其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比较。

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附文字版试题:

科目代码:612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矛盾的同一性

2生产力

3资本原始积累

4金融资本

5无产阶级专政

二、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怎样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怎样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4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三、论述以下问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