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知识】《曹刿论战》中考要点.docx

发布:2021-11-14约4.93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曹刿论战》中考要点 小课 一、 文学文化常识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 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二、 易考实词梳理 1.古今异义 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称某些传授知识技术的人 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4)牺牲玉帛 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古义:虚夸,夸大 今义:增加 (6)必以信 古义:实情 今义:信用(7)小大之狱 古义:指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今义:忠诚 可以一战 古义:可凭借 今义:能,行 战则请从 古义:跟随 今义:由,自 ——鼓作气 古义:第一次 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13)三而竭F 古义:第三次 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2O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重点实词 齐师伐我 伐:攻打 肉食者谋之 谋号:谋划 未能远谋 远[F]:深远 2014. 15C 以:凭、靠 衣食所安 安:指安身 弗敢专也 弗:不专:独自享有 ⑺对曰 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小惠未遍 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小信未孚 孚:使信服 虽不能察,必以情 察:明察 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忠之属也 属:类 齐师败绩 败绩:大败 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下视其辙 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轼而望之 轼:车前的横木 遂逐齐师 遂:于是 逐:追击,追赶 既克 既:已经 克:战胜 一鼓作气 作:鼓起 气:土气 彼竭我盈 竭:穷尽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21)夫大国,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 (22)惧有伏焉 伏:埋伏 (23)望其旗靡 靡:倒下四、重点句子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o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018辽宁辽阳)祭祀用的纯色 全体牲畜、玉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夸数目,一定以实情上报。 4。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近4年全国5考)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 允许我跟随您去。 5o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017江苏淮安) (说完就)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 队。 彼竭我盈,故克之。(近4年全国4考) 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五探究设问(注:标?为本课重点) ?单字品析? 论 曹刿论战“论〃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论战前的政治准备一 “取信于民”;②论开始进攻的时 机一 “彼竭我盈”之时;③论开始追击的时机一“辙乱旗靡”之 时。??理解概括? ?以弱胜强 ▲ (1)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 合课文简要分析。(统编教材思考探究) 变式设问:①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 胜的原因。 ②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 要说说。(答案为第①②点) [答案]①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 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②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 机。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 出、挫其锐气的策略。③知己知彼,详察敌情.取胜之后,曹刿并 不追击,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详细 观察后再追击。 阅读文章第3段,说说曹刿论述的战争的取胜之道是什么? [答案]①要蓄养士气。②要看准战机,再做行动,谨慎判断,谨 防埋伏。 曹刿所认同的“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条件,是指鲁庄公所 说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三条,还是只指第三 条。说说你的推理。 [答案]示例一: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 民只做好某个方面还不够,而是要做好方方面面,所以,三条都包 括。 示例二: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的举 措中最重要的是“必以情〃,所以,特别强调的是第三条。 ▲ (4)如何理解曹刿以平民身份而主动“论战”的行为?(统编 教参问题探究) [答案]曹刿堪称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与军事家.他只是鲁国的一 个平民,并非“肉食者”,本无机会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和实施. 但他凭借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积极参与抵御外敌入侵的政治 谋划与军事行动,并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人物形象?? ? 1.鲁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