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开大学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4南开大学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4.doc

发布:2016-12-29约9.73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V 1.??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A. 在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B. 在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对立 C. 在社会心理上的根本对立 D. 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满分:1??分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 ()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满分:1??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适合于() A. 任何历史时代 B. 奴隶社会以后 C. 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D. 当代新科技革命以后 ??????满分:1??分 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满分:1??分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D.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满分:1??分 6.??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 ()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满分:1??分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规律性 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满分:1??分 8.??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 ()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辨证运动 C. 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D.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满分:1??分 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 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满分:1??分 10.??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 A.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C. 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满分:1??分 11.??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 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满分:1??分 12.??从阶级属性和功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 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农民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所有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 ??????满分:1??分 13.??认识客体是指 A. 一切客观事物 B. 自然界 C. 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象 D. 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满分:1??分 14.??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A. 全部自然界 B. 劳动资料 C. 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满分:1??分 15.??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 A. 不可改变的 B. 可以改变的 C. 可以任人创造的 D. 完全与人无关的 ??????满分:1??分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满分:1??分 17.??哲学的基本派别是() A. 古希腊哲学和古印度哲学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C. 历史主义和机会主义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满分:1??分 18.??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 真理具有相对性 B. 真理具有客观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具体性 ??????满分:1??分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满分:1??分 2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满分:1??分 21.??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其哲学伦理论根据是 () A. 内因与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