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普通化学》11期中考试真题1.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期中考试问答题
5. (3 分) 根据酸碱的质子理论,说明什么是两性离子?写出0.1mol/L NaHCO3 溶液pH 计
算的简化公式(H2CO3 的电离常数以Ka1 和Ka2 表示),并进一步说明可以用该简化公式
计算的原因。
解:方法一
1)既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质子的离子为两性离子。(1 分)
2 )[H+]= Ka1 Ka2
pH=(1/2)(pKa1+pKa2) (1 分)(只给出质子计算式,不扣分)
3 )HCO3‐ 给出质子(作为酸)与接受质子(作为碱)的能力不一定相等,但由于两个反
应各自生成的质子与氢氧根之间的中和反应,促进了各个反应的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使
得两个反应生成的CO 2‐与H CO 的浓度近似相等(形成了实际上的HCO ‐之间的质子传
3 2 3 3
递反应)。另一方面,在 HCO3‐浓度不太低时,水自身对于酸度的影响可以或略。
(1 分)
方法二
1)即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离子为两性离子。(1 分)
2 )OH c K 所以, H
pH= (1/2)(pKw + pKa1 - pc) (1 分)(只给出质子计算式,不扣分)
3 )HCO ‐ + 2‐
+ H O=H O + CO K = K
3 2 3 3 1 a2
‐ ‐
HCO + H O=OH + H CO K =
3 2 2 3 2
H CO 是一个很弱的酸, 因此 K *K ≪K ,所以K 远大于 K ,因此HCO ‐ 溶液以碱式
2 3 , a1 a2 2 1 3
电离为主,溶液显碱性。
又因为 400,所以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可以用简化公式进行计算: (1 分)
讨论:方法一与方法二的结果哪个更精确些?
由分析化学的精确计算,在c=0.1mol/L, K
4.310 ,K 4.810 ,K
10 + ‐9 + ‐9
时,可得[H ]=4.5*10 mol/L;用方法一可得[H ]=4.5*10 mol/L,与精确计算法计
算的结果相同;而用方法二计算得到[H+]=2.1*10‐10mol/L,有加大差异。所以方法一更
为准确。
从以下推导过程可知,方法二没有考虑到下述反应(3 )即中和反应对于反应平衡移
动的影响,引起较大误差;同时也说明:方法一的近似处理在HCO3‐浓度不太低时(水
自身对于酸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计算精确度很好。
(1)HCO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