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常见土壤类型简介总结.ppt

发布:2017-05-08约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主要土壤类型简介 第一节 几种地带性土类简介 1 砖红壤 1.1 砖红壤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发生强度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具有枯枝落叶层暗棕色表层和砖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 1.3 形成过程 (1)强度脱硅富铝化过程:硅迁移量可达80%以上,钙镁钾钠迁移量可达90%以上,砖红壤铁的游离度为64%~71%(红壤为33~35%,赤红壤53~57%) (2)生物富集过程:热带雨林下形成凋落物多,同时生物归还作用也强,从而表现出生物复盐基、生物自肥、生物归还等在热带最强的生物富集作用。 1.4 剖面特征 1.5 理化性质 (1)原生矿物分解彻底,盐基强烈淋失,铁铝聚集最明显 (2)粘粒硅铝率1.5~1.8,63~80%为高岭石,其余是三水铝石和赤铁矿 (3)土层深厚粘重,多3m以上 (4)强酸性,pH4.5~5.4,BSP20%以下 (5)腐殖质品质差,HA/FA0.1~0.4,速效养分低,速效磷极缺。 红壤是在中亚热带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发生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而成的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 分布北纬25?~31?的丘陵地区, 涉及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云南的北部,以及江苏、安徽、湖北、贵州、西藏13个省区 。 剖面形态 理化性质 (1)红壤有机质低,HA/FA为0.3~0.4,磷钾硼钼也缺乏,固磷作用强。 (2)红壤风化程度深,质地粘重 (3)pH4.5~5.5,PBS25%。 (4)粘粒硅铝率2.0~2.4,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赤铁矿其次,少量蛭石、水云母。 可用红、酸、粘、瘦 、板概括。 4 黄壤 黄壤是亚热带暧热阴湿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氧化铁高度水化的土壤,黄化过程明显,富铝化过程相对较弱,具有枯枝落时层、暗色腐殖层和鲜黄色富铁铝B铝层的湿暖铁铝土。 成土过程 (1)黄化过程 :由于土壤中氧化铁高度水化形成水化氧化铁的化合物致使土壤呈黄色的过程为黄壤的黄化过程 (2)脱硅富铝化过程:具有弱度脱硅富铝化过程 和强淋溶作用 (3)生物富积过程:在潮湿温热的水热条件下,林木生长量大,有机质积累较多 剖面形态 基本性质 ①富铝化较弱,粘粒硅铝率2.0~2.5,黏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伊利石次之,少量三水铝石 ②土体呈黄色而独具鲜黄B层 ③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4.5~5.5,PBS比红壤低 ④有机质高,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 HA/FA0.3~0.5 ⑤B层粘粒比表层高,加上有机质含量高,CEC比红壤高 黄棕壤 黄棕壤是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林下的淋溶土土壤。 黄棕壤总面积1803万hm2,主要分布于苏、皖长江两侧和浙北地区。 由有机质累积过程、粘化过程和若富铝化过程综合形成。 4.3剖面形态 4.4基本性质 (1)颗粒组成:粘化层粘化率1.2。 (2)粘土矿物:水云母、蛭石、高岭石,因母质不同,其组成状况不同。粘粒硅铝率一般为2.4~3.0。 (3)化学性质:无碳酸钙,pH5.0-6.7,PBS30~75%,以交换性钙镁为主,铁的游离度大于40%。 (4)微形态特征:B层具有光性定向粘粒胶膜,并具有一定的铁质淀积胶膜。 与相关土类区别 (1)与棕壤的区别:腐殖质含量比棕壤低,粘化比棕壤强,铁的风化移动性强,粘粒硅铝率低。 (2)与黄褐土的区别:黄褐土淋溶作用弱,pH6.8~7.5,PBS75%,有少量碳酸钙,粘粒硅铝率3.0。 (3)与褐土的区别:褐土全剖面PBS80%,常有碳酸钙新生体,pH一般为7.0~8.5。 棕壤 棕壤是在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下,发生较强的淋溶作用和粘化作用,土壤剖面通体无石灰反映,呈微酸性,具有明显的粘化特征的淋溶性土壤。 棕壤集中分布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华东江苏境内的徐州、淮阴、连云港一线以北的低山丘陵,垂直带中处在黄棕壤或褐土之上,暗棕壤之下。 形成过程 (1)淋溶与粘化 在湿润气候下,易溶盐类均被淋失,土体已无游离碳酸盐,胶体表面有部分氢铝离子,酸性至微酸性。 原生矿物风化形成的次生铝硅酸盐粘粒随土壤渗漏水下移并在心土层淀积成粘化层,粘粒含量与表层之比大于1.2,棕壤的粘化层是残积粘化和淋溶淀积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生物积累作用 棕壤在湿润气候和森林植被下,生物富集作用较强,积累大量腐殖质,有机质含量一般为50g/kg。 棕壤虽然因淋溶作用使矿质元素淋失多,但由于阔叶林的存在,枯枝落叶分解后归还盐基较多,可以补充淋失并中和部分有机酸,因而使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而没有灰化特征,棕壤肥力较高,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HA/FA0.47-0.82。 5.3 剖面形态特征 理化性质 (1)有机质含量高,自然土80 g kg-1,H/F 0.6-0.8,氮含量也高 (2)微酸性-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