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柔性地连墙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docx

发布:2025-02-02约1.6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柔性地连墙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一、柔性地连墙施工工艺概述

柔性地连墙施工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和地下工程中的技术。该工艺通过将柔性连墙筋与土体紧密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有效防止土体侧向位移和坍塌。在施工过程中,柔性连墙筋的布置和锚固是关键环节。一般而言,柔性连墙筋的间距控制在1.5米至2.0米之间,以确保足够的支撑力。例如,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柔性连墙施工工艺,通过精确计算和施工,成功实现了基坑的稳定支护,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柔性连墙施工工艺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钢筋加工、土方开挖、连墙筋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在前期准备阶段,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确定连墙筋的布置方案和锚固深度。钢筋加工环节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尺寸、形状和强度符合规范。土方开挖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和深度,避免对连墙筋造成破坏。在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实现了连墙筋的快速安装和混凝土的连续浇筑,缩短了施工周期。

柔性连墙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械和人员技能要求较高。施工机械包括挖掘机、吊车、混凝土搅拌车等,用于土方开挖、钢筋运输和混凝土浇筑等作业。人员技能方面,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例如,在某高层住宅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中,施工团队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了柔性连墙施工工艺的要点,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柔性地连墙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与传统支护方法相比,柔性连墙施工工艺可缩短施工周期约30%,降低施工成本约20%。此外,该工艺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采用柔性连墙施工工艺,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还实现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柔性地连墙施工技术要点

(1)柔性地连墙施工中,连墙筋的布置间距至关重要,一般应控制在1.5米至2.0米之间。例如,在某深基坑工程中,通过优化连墙筋布置,将间距调整为1.8米,有效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土体侧向位移风险。

(2)连墙筋的锚固深度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通常锚固深度应大于等于1.5米,以确保锚固效果。在某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中,通过采用深层锚固技术,将锚固深度增加到2.0米,显著增强了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对连墙墙体的承载能力有直接影响。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基坑工程中,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工艺,保证了连墙墙体质量,确保了工程的安全使用。

三、柔性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

(1)柔性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前,需对施工图纸、材料、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在某桥梁工程中,施工团队对施工图纸进行了严格审查,确保了施工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准确性,有效预防了潜在的质量问题。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例如,土方开挖、钢筋绑扎等工序需在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进行。在某地铁隧道工程中,施工团队实施了严格的现场安全管理,包括设置警示标志、配备安全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等,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

(3)在柔性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应对关键工序进行专项验收,确保工程质量。例如,连墙筋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力应达到设计值的1.2倍,以确保锚固效果。在某住宅小区基坑支护工程中,通过实施严格的工序验收,确保了连墙筋的锚固质量和墙体的整体稳定性,为工程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降低事故损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