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素质.pdf

发布:2025-02-19约5.6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素质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

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

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我们作为大学生,对哲学也有了一定能够的了解,

在二十年左右的生活中,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高尚的,也有庸俗的。高尚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素质,

使我们不断前进,做社会有用个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纪元,社会、国家都处于一个大

变化的时代。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我们大学生的素

质就显得异常重要,无论是在什么时代,良好的素质都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关于大学生素质的负面新闻也出现不少,例如缺乏礼貌,

漠视环保,我行我素,团队意识差,待人接物没有热情、习惯他人为自己服务

等等。所以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讲到人生观、价值观,我不禁想起去年我看到的那一则既令人感动又令人

悲痛的新闻。2009年10月24日在湖北古城荆州的长江边,为了救两名不慎落

水的儿童,正在江边野炊的长江大学一年级的数十名学生立即展开了大营救。

几名会游泳的同学纷纷跳进湍急的江水,救出了落水孩子,而他们自己却被漩

涡捆住没能爬上岸来。岸上所有的同学们手拉手筑成了一道长长的人链,穿过

浅滩进入江中,营救自己的同学。但更不幸的是,浅滩被急流冲跨,更多的学

生落入江中!正在不远处锻炼的几位老人奋不顾身地跳进江中奋力救出了好几

名大学生。后来专业营救人员赶到,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展开了全面的大营

救。大多数的数学生都被成功救上了岸,但是,有三名年轻的大学生被打捞上

岸时,他们已经永远地停止了呼吸。为了挽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他们三人却献

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三人都只有19岁!

看完这则消息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个青春灿烂的生命以一种高尚的

方式瞬间离我们而去,三个家庭却又将必因此而承受巨大悲痛。在危急时刻,

他们奋不顾身,勇于救人。毋庸置疑,三位大学生的英雄事迹将永远留在我们

心中。他们用生命打破了社会长期冷漠的死水,颠覆了人们冷淡漠然的消极心

态,让那些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的人感到无地自容。三位大学生

走了,但我想人人都应当反思: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冷漠心态。现实中,很多

人宁可“没在意”或者“看笑话”,也见死不救,且已成为一种对他人生存状

态的习惯性冷漠。就像广州某大型网站发起的一项“大街上听到有人喊救命,

你会怎么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广州人不会出手相助。这种司空见惯的

冷漠,不仅让人与人之间更加生疏,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三位大学生舍

身救人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当今这个社会善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面。

三位大学生才19岁,是标准的“90后”,他们的悲壮之举,再一次击退

了一些人关于“90后”的“垮掉的一代”的偏激判断。面对危急情况,他们

奋不顾身,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体现了他们无私.善良的高贵品质;他们的

悲壮之举,再一次展示了年轻一代高尚的道德品质,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未来发

展的希望。他们有知识,他们有抱负,他们更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危急关头,

他们挺身而出;紧要时刻,他们没有犹豫。虽然不会游泳,但本能使他们没有

犹豫,生命的神圣,没有让他们更多思考,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也诠释了

当代年轻人生命的内涵与价值。

虽然他们遇到落水事件是偶然,他们救人也是一种偶然,但在危急时刻,

他们奋不顾身,勇于救人,这是他们必然会采取的行动。这也是他们平时注重

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救人纯

属是一次突发事件,但这是他们的一次必然选择。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与修养,

他们只会是犹豫、观望或者束手无策。

然而让我感到可悲的是,他们的壮举,却引发了一些人关于价值观的讨论,

探讨这一行为是否“值得”。有人发问:“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

学生,值得吗?!”我认为,这不是是否值得的问题,而是一种价值取向问题。

想必大学生们救人一刹那,绝不会考虑那么多,他们脑子里想到的是快点救人。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第四军医大学的一位名叫张华的大学生,为了救

一名掏粪老农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社会上由此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