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健康教育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doc

发布:2018-01-31约2.5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系统健康教育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蓬安县人民医院儿科 637000 摘要:总结系统健康教育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对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照顾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制定家属版教育手册和毛细支气管炎的疾病宣教知识幻灯片、举办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等多模式系统健康教育。结果显示,根据患儿需求特点,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照顾者的遵医行为,使患儿获得整体性及持续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家属负担、满足照顾者健康教育需求和知情权,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毛细支气管炎;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见于2 岁以内小儿,尤以2 ~6 个月婴儿多见,临床上以喘憋、呼吸困难为其突出表现。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照顾者对治疗的期望值高,对护理服务和医疗质量要求高,因此,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优质服务就尤为重要。我们对我科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照顾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模式,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2014年10 月 ~2015 年3 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气喘、两肺可闻及喘鸣音、中细湿性罗音,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在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前向患儿家属发放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了解患儿家长的知识需求,经全科医务人员讨论制定医护版健康教育手册和图文并茂的家属版教育手册,包括: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概念、发病的原因、机理,病情的演变过程,喂养、用药知识、拍背、雾化吸入和防止医院感染等的指导,悬挂于各个病房内,制定健康教育处方放置在健康宣教栏内,供家属随时取用,以便家属随时翻阅健康宣教内容。 1.2.2制定科室健康教育制度和护理告知制度,制作毛细支气管炎的疾病宣教知识幻灯片,氧气雾化吸入操作和吸痰操作的视频,儿科入院告知的宣教视频,要求医护组成员严格落实相关制度。 1.2.3 定期举办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如专业知识水平、健康教育方法、有效沟通技巧的培训和学习心理、人文、社会学、营养学等知识,通过幻灯片放映、现场示范、当场讲解、个别指导、阅读相关资料、定期举行医护患交流活动、科室内的健康宣教板报等形式开展,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和技巧,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模拟演练和考核等,使医务人员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1.2.4 健康教育流程:入院教育:患儿入院后,首评估先患儿的病情,制定健康教育的目标及计划,根据计划把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之中,并且有重点的贯穿到整个住院期间。进行入科须知和疾病知识介绍,包括: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发病的原因特点、诊断依据、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用药的知识、并发症、病程、雾化吸入、拍背的操作方法、预防保健知识等。指导合理喂养患儿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有目的的宣教院感知识,防止患儿发生交叉感染。住院期间教育:责任护士负责该组病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在患儿的床头健康教育单上注明患者姓名、管床医生、护士姓名、当日治疗护理目标及特殊注意事项等。护士每天完成晨间护理后,跟随医生查房,医护间讨论每位患儿的病情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要点,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责任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表单的内容,定时评估照顾者的健康知识,以了解照顾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情况,修正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同时教会照顾者预防交叉感染及自我病情观察。出院教育:对患儿照顾者的康复知识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手册,内容包括出院程序的宣教、病情简介、住院事项、随访时间、专家门诊时间、日常保健指导、口服药物指导等内容。最后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以收集反馈信息,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2 讨论 2.1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加强了医护与患者之间的共同联系,更好地协调了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医护人员配合的程度,为病人设计便利的住院、出院及其他流程,让医护人员更贴近患者,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晓自身的病情、治疗、费用及预后情况,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2]同时让患者能真正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缩短了病人的住院天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负担,满足了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及知情权,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2.2 由医护合作共同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保持团队健康教育的一致性和及时性。[3]制定了规范的健康教育手册、电视教育片等宣传资料,让患者及家属获取同等的健康教育信息,有利于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打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