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护本内科护理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钮扣花:表现为近端指间关节完全丧失主动伸直能力,固定于屈曲位,远端指间关节过伸。 4、槌状指:指伸屈肌腱不完全撕裂,使肌腱延长,而形成远端指间关节的屈曲畸形。 5、望远镜:因掌指骨骨端骨质大量吸收,以致手指明显缩短,手指皮肤有明显“风琴样”皱纹,手指关节松弛不稳,且有异常的侧向活动。受累手指可被拉长或缩短,好像古老的望远镜。 正常情况下,血沉参考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受体融合蛋白,IL-6拮抗剂和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狼苍多用CD-20 * 类风湿血管炎:是疾病严重的表现 多发生于关节炎明显、类风湿因子滴度高的患者 累及中、小动脉,有时包括小静脉 其发生是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诱导的结果 可导致下肢慢性溃疡、肢端坏疽、肠穿孔、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 临床表现之关节外表现 临床表现之关节外表现 呼吸系统:可为首发,常出现胸膜炎、肺间质病、肺动脉高压 神经系统:外周神经受压,以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循环系统:心包炎。 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引起手指麻痛乏力,鱼际肌萎缩 临床表现之关节外表现 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多因疾病本身和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出血 弗尔他(Felty)综合症:RA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肾脏损害:肾淀粉样变性 干燥综合症:30%~40%病人出现,表现为口干 眼干、肾小管酸中毒 类风湿关节炎的化验检查 1、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等 2、炎症指标 血沉、C反应蛋白等 3、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4、遗传标记 HLA-DR4/DR1 RF: 抗角蛋白抗体谱 免疫复合物和补体 诊断及评估预后与指导用药 抗体谱广+高滴度 病情重 用药规范 关节滑液检查 类风湿结节活检 关节X线检查 — 关节病变的分期 I 期 关节端的骨质疏松; II期 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而变得狭窄; Ⅲ期 关节面出现虫凿样破坏性改变; Ⅳ期 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CT:可以显示在X线片上尚看不出的骨破坏 MRI:可以显示关节软组织早期病变 影像学检查 诊断要点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提出的修订标准被广泛采用。 1、晨僵至少一小时(持续≥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持续≥6周) 4、对称性关节肿(持续≥6周) 5、皮下结节 6、手X线(至少有骨质疏松或关节腔间隙的变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以上7条中具备4条或4条以上者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受累 ??????? 1个中大关节? ??????? 2-10中大关节?? ??????? 1-3个小关节??? ??????? 4-10小关节???? ??????? >10个至少1个为小关节 血清学 ??????? RF或抗CCP抗体均阴性???? ???????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低滴度阳性 ???????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高滴度阳性 滑膜炎持续时间 ??????? <6周??? ??????? ≥6周 急性时相反应物 ??????? CRP或ESR均正常 ??????? CRP或ESR增高 0分 1分 2分 3分 5分 0分 2分 3分 0分 1分 0分 1分 治疗要点 姑息性手术 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急性期休息,关节制动 急性期休息,关节制动 恢复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和理疗 药物治疗 分 类 优 点 缺 点 代 表 非甾体抗炎药 起效快,抗炎镇痛效果好 不能控制病程,停药复发 胃肠道反应严重 不适合长期使用,否则易出现肾损害 消炎痛、布洛芬、扶他林、西乐葆…… 慢作用抗风湿药 控制类风关病程,疗效持久 起效慢、至少三个月到半年 甲氨喋呤 柳氮磺胺吡啶 帕夫林 来氟米特 糖皮质激素 起效快,抗炎作用明显 l不能控制病程,停药复发 l?抑制免疫系统 强的松 药物治疗 之 镇痛抗炎药 副作用 (1)消化系统:胃肠道反应、肝毒性(2)肾毒性: 间质性肾炎(3)血液系统:血细胞↓和凝血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