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河铁路专用线立交桥桩基施工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凉水河铁路专用线立交桥桩基施工要点
[摘要] 通过对南四环立交桥桩基施工过程的全面论述,深入阐释了桩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
[关键词] 灌注桩;泥浆护壁;水下砼浇筑。
一、 工程概述
南四环第12#合同凉水河铁路专用线立交桥工程灌注桩基础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圆桩(φ1.2m),一种是矩形桩(2.5×0.8m)。该工程圆桩44棵,矩形桩52棵。桩基施工由北京乾坤基础工程公司完成,圆桩采用R15反循环钻机钻孔,矩形桩采用BH-12抓斗机造孔。桩位布置图见(图一)。灌注桩的具体分类如下:表一
二、 施工方案
矩形桩的施工长度较长,施工难度大,尤其在河中的48米桩是整个桩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施工方案以它为主。
2.1 施工工序
2.2 施工工艺
2.2.1挖孔准备
工作平台直接关系到桩基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水位较高的地方,须清除淤泥,置换好土夯实牢靠稳定,能承受施工时所有静、动荷载。
为了防止桩基施工产生偏移,在造孔前按桩位控制点设置导槽。导槽形式是2.6×0.8m,厚37cm,高1.5m的砖墙,其下为厚20cm的钢筋砼地梁,地梁砼标号为C25。导槽内设木支撑,导槽外回填夯实,特别要保证导槽内侧垂直。回填至砖砌体上口齐平时,浇筑槽口20cm厚顶板砼(圆桩采用φ1.4m的钢护筒,埋入地下1.5~1.8m,护筒顶端高出地面0.3m以上)。
2.2.2泥浆池
桩基施工采用泥浆护壁,砖砌120m3的泥浆池,在造孔前24小时,开始泥浆制备,配合比为膨润土:碱:水=75kg:3.5kg:1000kg。泥浆比重大于1.045吨/m3,粘度大于18秒,拌和时间5~10min。泥浆制备后静置24小时可以使用。
2.2.3挖槽成孔
保证开挖机械所占地面不会沉陷,操作人员对正桩位,在挖掘过程中,向孔内补充泥浆,以便保持泥浆的压力,防止孔壁坍塌。
2.2.4清孔换浆
砼浇筑之前,一定要保证泥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参数符合要求。
2.2.5钢筋笼下设
计算好吊筋的长度,保证钢筋笼顶面标高符合要求。采用40T吊车多点起吊,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在槽孔口对接。下放好的钢筋笼在槽孔口固定好。
2.2.6水下砼浇筑
成孔后进行水下砼浇筑,浇筑采用钢导管灌注法。导管内径23cm,导管使用前进行闭水试验。进行闭水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γc hc-γw Hw,式中γc为砼的重度(取24KN/m3);hc为导管内砼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γw为井孔内泥浆的重度(KN/m3);Hw为井孔内泥浆的深度(m)。
桩基砼有其特殊要求,砼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其坍落度宜为180~220mm。砼拌和物中宜掺用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此次砼掺加了阻锈剂,它能起到阻止氯离子腐蚀的作用。
灌注水下砼时,首批灌注砼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见图1,
所需砼数量可参考公式1:V≥πD2(H1+H2)/4+πD2h1/4,式中:
V为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m3); Hw
D为桩孔直径(m); h1
H1为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
H2为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一般≥1.0m; H1
d为导管内径(m);
h1为桩孔内砼达到埋置深H2时,导管内砼柱平衡导管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 Hwγw/γc;首批砼拌和物下落后,砼应连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砼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清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由于桩基施工多为冬季,施工时应符合冬施要求,砼的入仓温度不低于50C。
三、 质量控制
1、成孔控制(表二)
2、钢筋笼加工和吊装控制
钢筋笼加工制作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允许偏差。
3、水下砼灌注控制
⑴ 导管的检验
砼灌注前,进行导管的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经检查合格使用的导管在灌注过3~5次后,应再次重新进行闭水试验,以防止导管的意外损坏。
⑵ 砼拌和物
砼拌和物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砼拌和物中宜掺用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
1 / 1
1 /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