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薪酬制度对我国高校薪酬管理的启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第9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No.9,2013
(第 15卷第9期 ) JoumM ofLiaoningAdminisbationCollege (Vo1.15.No.9)
国外高校薪酬制度对我国高校薪酬管理的启示
刘 剑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8)
[摘 要] 我国当前高校薪酬管理中存在模式单一,激励机制短期性等问题,而发达国家在高校薪酬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先
进的理念,研究借鉴国外高等学校薪酬制度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我国在政治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人才流动 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探索我国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本文从我国高校薪酬制度的现状入手进行分析 ,探究了目前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
题,同时对国外高校的薪酬制度进行了解析和对比,最后得 出了对我国高校薪酬管理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高校薪酬制度;解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o9—oo85— 3
高校薪酬是高校职工劳动所获得的工资、福利等形式的 龄、学历、职称等来设计薪酬,既没有突出岗位的要求也没有
报酬,是国家、社会对其服务价值 以经济方式 的认可。我国 考虑个人的绩效;后一种模式则主要以工作和任务所需要的
高校薪酬制度历经了几次大的调整,这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 知识、技能和责任为依据来制定教师的薪酬,如岗位津贴、岗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但是由于传统、制度等因素的限 位工资、l甄务工资等,这种模式只是针对岗位特点设计的,而
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尽合理。 没有把教师个人贡献对薪酬的影响考虑进来。由此可见,我
一 、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现状分析 国高校薪酬制度模式较为单一 ,对人力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
目前 ,我国高校薪酬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岗位津贴、绩效 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不够,存在着平均主义。
津贴、薪级以及岗位津贴与绩效津贴并存的薪酬分配制度, (三)短期性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行为的功利化倾向
但是社会参与程度不均衡,模式单一、激励机制短期性等很 中国高校教师的薪酬通常实行 “课时结构工资制”或
多问题都制约着高校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岗位工资制”,即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 ,这些都属于当期分
(一)社会参与程度不均衡,各院校从社会获得资助差距 配,长期激励明显不足。 “课时结构工资制”就是除了公共财
较明显 政支付的基本工资、地方补贴外 ,增加课时津贴。就教学型
随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日益密切,高校必须 的高校而言,由于教学的成本大大低于科研 (同样的投入 ,教
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经营能力。教育经营就是运用现 学必定有产出,而科研不一定),根据人力资本向回报率高的
代化产业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 ,推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 方向流动,必然会导致高校教师热心于教学而冷落科研。_2
使高校的各项建设不是依赖政府,而是靠社会力量,依靠市 由于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从事社会工作与科研工作从时
场,面向社会以市场为导向,走依法 自主办学、自我积累、自 间上来讲又是相互冲突的,这就使一些高校教师处于两难境
我发展的道路。然而,目前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所起 地:一方面,社会工作的收益不断增加,不忍放弃;另一方面,
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其原因有三:一是高等教育作为公益性 学校对科研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事业,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参与;二是高等教育市 正是由于 目前高校薪酬制度对于教师、尤其是对于学科带头
场化程度还比较低,对高校的资本投入难以直接获得经济利 人来说,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和长期激励机制,最终导致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