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临床应用中的管理和维护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 病人的一种重要的医疗 器械,其作用是将合适 浓度和恰当流量的空、 氧混合气体与患者的吸 气同步地送入人体肺内, 并将患者的二氧化碳废 气同步排出体外,辅助 病人完成呼吸功能。 作为危重病人抢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之一,呼吸机在医院中分布在急诊、脑外、心胸外科等各个科室及ICU病房,涉及到的使用人员为数众多; 随着机械通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呼吸机的功能日益强大,精密度不断提高,各种配件、接口和监测单元增多。 第三类医疗器械,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在临床使用中具有复杂性、应急性和风险性。 呼吸机生产厂家和型 号繁多,各型机器在 操作界面、使用方法 上各有特点。 鉴于呼吸机的以上特点,为了更好的使用好呼吸机,达到救治目的,在临床应用中加强科室使用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使用、维护工作,成为保证呼吸机安全有效使用的关键。 呼吸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全面掌握机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可以避免使用人员由于对机器的设置、状态或报警信息缺乏了解而错误操作、应对导致的医疗风险。 针对具体机型,应组织使用人员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并仔细学习操作说明,熟练掌握机器基本结构、性能 、呼吸管路安装、拆卸与连接方法;操作流程及各种参数的设置调整;呼吸机报警时一般处理方法;管道的更换与消毒方法等。 在日常使用中,则应规范并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使用前应连接模拟肺检查呼吸机及管道性能是否正常,预备简易呼吸器,避免出现在抢救需要时出现准备工作不全甚至连接病人后才发现机器故障的现象 面对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报警或故障信息如何及时正确的应对、解决 使用后的及时维护处理、消毒等。 在临床使用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操作方法而忽视使用前后的清洗消毒工作。然而,呼吸机的工作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感染风险度非常高的设备,消毒不彻底的呼吸回路极易成为致病菌的来源及其传播途径。 有文献报道,采样发现呼吸机管道中冷凝水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浓度可高达20万/ml,气体通过管路系统直接进入气道,管路系统消毒不彻底或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均造成病原微生物入侵,致使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并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菌血症,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此,严格彻底的清洗消毒工作对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机的清洗消毒主要是指对呼吸机的气道管路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主要包括: (1)气源过滤网。气源过滤网在气路的进气端,如果不及时清洗,过滤网很容易被灰尘堵塞,引起呼吸机进出气不畅,增加负载,影响机器使用寿命。清洗时,只需把过滤网从机器中取出,用清水洗净尘埃后晾干,无需常规消毒; (2)呼吸机管道,包括螺纹管、接头、积水杯等。呼吸机管道多为可重复使用型,同时也是使用中受污染最严重的部件,这就要求使用过后,无论使用时间长短,都应及时回收,对其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高压消毒和消毒液浸泡法,消毒完成后一定要晾干、无菌保存备用,避免再次污染。 (3)气路部件如空气过滤器,部分机型的可拆卸呼入呼出阀及流量传感器等。空气过滤器和呼入呼出阀如为一次性部件,一定要按期更换,如为重复使用型,应与呼吸机管道一起进行灭菌处理。传感器为敏感电子零件,不同厂家的设计构造和清洁要求有很大区别,因此应严格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处理,如果清洁不及时或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损坏或使用寿命缩短。 呼吸机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正确有效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工程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呼吸机的结构、性能、基本操作方法和功能测试方法。 正确掌握检测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如电气安全测试、呼吸回路气密性测试、呼吸参数报警功能测试、潮气量和氧浓度设置与检测功能测试等,确保呼吸机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有效; 督促临床使用科室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认真做好维护维修记录,将各种保养、校正、消耗品更换和维修记录详细备案,以便以后复查,同时也为可能出现的故障维修提供便利。 作为医院临床抢救设 备中最重要、最复杂的 设备之一,只有管理和 维护好呼吸机,才能提 高使用率,降低临床风 险和故障率,最大程度 的发挥它的抢救作用和 经济效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