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启蒙数学故事读后感.doc
幼儿启蒙数学故事读后感
TOC\o1-2\h\u14107第一章走进幼儿启蒙数学故事的奇妙世界 1
16354第二章解析《幼儿趣味数学启蒙绘本》的内容架构 1
28571第三章探寻故事中的数学启蒙元素特色 2
11573第四章我的阅读初体验:趣味与知识并存 2
19782第五章感受故事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启发:以实例为证 2
25833第六章关于幼儿启蒙数学故事的深入思考 3
28462第七章从故事看幼儿数学启蒙的发展方向 3
29384第八章总结与对幼儿数学启蒙故事的期待 3
第一章走进幼儿启蒙数学故事的奇妙世界
幼儿启蒙数学故事就像是一扇通往奇妙数学世界的大门。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学知识。比如说《小兔子学数数》这个故事,里面可爱的小兔子形象一下子就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它讲述了小兔子在森林里的冒险经历,途中它需要数清楚遇到的各种东西,像树上的小鸟、地上的蘑菇等。这种方式将枯燥的数数变得生动起来,孩子们仿佛跟小兔子一起在摸索,而不是单纯地坐在那里学习数字。这种启蒙故事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到充满乐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数学是一门很难、很枯燥的学科。
第二章解析《幼儿趣味数学启蒙绘本》的内容架构
《幼儿趣味数学启蒙绘本》有着非常独特的内容架构。它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却又相互关联着数学知识。例如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小动物们分蛋糕的。这个故事首先通过描绘蛋糕的形状,圆形的蛋糕像一个大大的月亮,这就引出了形状这个数学概念。然后小动物们要平分蛋糕,这里又涉及到了分数的初步概念。绘本中用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将蛋糕分成几块,每块大小一样,小动物们才能公平地分享。而且在故事里,还穿插了数字的元素,有几只小动物,就需要把蛋糕分成几份。这种从多个数学概念角度构建故事的方式,既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又能让孩子们在一个故事中接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就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知识网,将形状、数字、分数等概念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章探寻故事中的数学启蒙元素特色
故事中的数学启蒙元素特色十分鲜明。以《小猴子的水果摊》这个故事为例,色彩鲜艳的画面里小猴子的水果摊摆满了各种水果。这里面的数学启蒙元素首先体现在数量上,每个水果都有对应的数量,小猴子要数清楚自己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香蕉等。然后是分类,小猴子要把相同的水果放在一起,这就是最基础的分类概念。还有比较大小,比如大苹果和小苹果的对比,大香蕉和小香蕉的对比。这些数学启蒙元素不是生硬地塞给孩子们,而是通过小猴子日常经营水果摊的故事自然地展现出来。孩子们看到小猴子在处理水果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跟着去思考数量、分类和大小比较这些数学问题,这就是故事中数学启蒙元素的魅力,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主动去摸索数学知识。
第四章我的阅读初体验:趣味与知识并存
当我第一次阅读幼儿启蒙数学故事的时候,就被那种趣味与知识并存的感觉深深吸引了。就像《小熊盖房子》这个故事,小熊要盖一座房子,它需要测量木材的长度,这里就涉及到了长度这个数学概念。故事里小熊拿着小尺子量木材,一会儿说这块木材太长了要锯掉一点,一会儿说那块木材太短了要再接上一点。这个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孩子们在阅读时好奇的眼神,他们会跟着小熊的动作去思考木材到底多长才合适。同时故事里还有其他小动物来帮忙,小动物的数量也是一个数学元素。这种趣味与知识完美结合的方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每翻一页都能发觉新的数学知识,而且一点也不觉得突兀,就像是在摸索一个充满宝藏的山洞,每一步都有新的收获。
第五章感受故事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启发:以实例为证
幼儿启蒙数学故事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启发是非常显著的。拿《小猫钓鱼》这个经典故事来说,小猫在钓鱼的过程中,它要数自己钓了几条鱼,这是最基本的数数能力的锻炼。而且小猫看到不同大小的鱼,它会思考哪条鱼更大,这就是大小比较的思维。当小猫把钓到的鱼按照种类分类,比如鲫鱼放在一起,鲤鱼放在一起,这就是分类思维的体现。假如小猫想要和小伙伴们平分这些鱼,那又涉及到了除法的初步概念,虽然幼儿可能还不懂除法这个名词,但是他们能理解要把鱼分成同样多的份数这个想法。通过这个故事,幼儿在脑海中逐渐建立起数学思维的框架,从简单的数字认知到比较、分类,再到简单的除法概念的萌芽,这些都是在趣味故事的引导下自然发生的。
第六章关于幼儿启蒙数学故事的深入思考
幼儿启蒙数学故事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数学知识,它更像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传递。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着对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动物运动会》这个故事中,小动物们参加跑步比赛,比赛的名次就涉及到了数字的顺序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