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双城区第三中学 金慧敏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先生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存诗125首。主要是咏怀诗和田园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jī zhuō yìn ài fán 《归园田居》其一 尘网、樊笼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1)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对独立自由生活的向往。 1.从何而归? 尘网 樊笼 品诗意 诗中哪个句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情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官场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品诗意 不同流俗,守住初心。 3.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近景) (远景) 方宅、草屋 村落、炊烟 榆柳、桃李 狗吠、鸡鸣 宁静、幽美、和谐 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品诗意 (声音) 静 动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去的感受如何? 愉悦、闲适、喜爱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归来田居》 思考: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白描: 简笔勾勒,朴实语言,写景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的艺术手法。 平中见奇,淡而有味。 品诗艺 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重点指出辞去彭泽县令这件事)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是丰富的时期。 史书上记载,为了生计,陶渊明“投耒去学仕”。从29岁到41岁,13年的时间里,他曾四次奔走“学仕”。 第一次:393年(29岁),任江州祭酒。“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去”。 (不久解归) 第二次:400年(35-36岁),在桓玄手下当幕僚。做官一年多,母亲去世,归家居丧。 (三年后归隐) 第三次:404年(40岁),居丧结束,六月做官,次年三月辞职。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三年后归隐) 第四次:405年(41岁), 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因“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再次做官,80多天后就不辞而别。(很快辞职)任彭泽县令。 (81天后辞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