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分析.pdf
理论研究
数字金融发展对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基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分析
刘尧成战文清
12
(1.无锡太湖学院,江苏无锡214063;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沪深两市部分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资
产负债表渠道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弱化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数字金融发展能
够缓解中国传统金融系统的结构失衡问题,弥补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表现为在非国有企
业样本以及西部地区样本中,数字金融弱化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效应较强;进一步的传导渠道研究表明,
在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驱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信贷融资占比提升,
即数字金融的发展弱化了“货币政策紧缩—企业资产缩水(杠杆率上升)—融资成本上升、信贷融资占比下降—
投资下降”这一传导机制。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实施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中图分类号:F8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23)08-0003-12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3.08.001
一、引言机的频繁爆发,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逐步引起了学术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新冠疫情冲击界的重视,货币政策的实施如何通过影响贷款人的利
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呈现增速震荡下率敏感性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成为货币政策传导
行和波动加剧的态势,使得调整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渠道领域的关注重点。特别是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
稳定的难度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展,经济学家逐步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借款人和贷
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款人的借贷合约,从而形成了“金融加速器”理论
[1,2]
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Bernanke和Gertler,1989;Bernanke等,1999),认
节。要想达到货币政策实施的既定目标,需要明确货为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等摩擦因素会放大货币政策
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以及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可的冲击效果。货币政策的这种传导渠道也被称为信用
能对政策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渠道。
传统上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分析主要从利率渠与此同时,近年来数字金融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
道和货币渠道展开,这些渠道侧重于从借款人的利率展,根据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年
敏感性角度研究货币政策的效果。随着近年来金融危中国各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平均指数为40.1171,截至
收稿日期:2023-04-25修回日期:2023-07-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周期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19BJL020”)。
作者简介:刘尧成,湖南张家界人,博士,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学;战文清,山东烟台人,复旦
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金融发展研究》第8期【3】
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