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工艺规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CB 设计工艺规范
1.概述与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印制板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工艺规范,适合于公司的印制电路板设
计。
2.性能等级(Class)
在有关的IPC标准中建立了三个通用的产品等级(class),以反映PCB在复杂程
度、功能性能和测试/检验方面的要求。设计要求决定等级。在设计时应根据产
品等级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材料。
第一等级 通用电子产品包括消费产品、某些计算机和计算机外围设备、以及
适合于那些可靠性要求不高,外观不重要的电子产品。
第二等级 专用服务电子产品包括那些要求高性能和长寿命的通信设备、复杂
的商业机器、仪器和军用设备,并且对这些设备希望不间断服务,但允许偶尔的
故障。
第三等级 高可靠性电子产品包括那些关键的商业与军事产品设备。设备要求
高可靠性,因故障停机是不允许的。
2.1组装形式
PCB 的工艺设计首先应该确定的就是组装形式,即 SMD 与 THC 在 PCB 正反两
面上的布局,不同的组装形式对应不同的工艺流程。设计者设计印制板应考虑是
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流程问题,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产品质
量。因此,必须慎重考虑。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应该优选表1所列形式之一。
表1 PCB组装形式
组装形式 示意图 PCB 设计特征
I、单面全 SMD
单面装有 SMD
II、双面全 SMD
双面装有 SMD
III、单面混装
单面既有 SMD 又有 THC
IV、A 面混装 一面混装,另一面仅装简单
B 面仅贴简 SMD
单 SMD
V 、A 面插件
B 面仅贴简 一面装 THC ,另一面仅装简
单 SMD 单 SMD
3. PCB 材料
3 .1 PCB 基材:PCB 基材的选用主要根据其性能要求选用,推荐选用 FR -4 环
氧树脂玻璃纤维基板。选择时应考虑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热膨胀系数(CTE )、
热传导性、介电常数、表面电阻率、吸湿性等因素。
3.2 印制板厚度范围为0.5mm~6.4mm,常用
0.5mm,0.8mm,1mm,1.6mm,2.4mm,3.2mm几种。
3.3 铜箔厚度:厚度种类有18u,35u,50u,70u。通常用18u、35u。
3 .4 最大面积:X*Y=460mm ×350mm 最小面积:X*Y=50mm ×50mm
3.5 在印刷板的上下两表面印刷上所需要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代号等,例如元件
标号和标称值、元件外廓形状和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等。丝印字符要有
1.5~2.0mm的高度。字符不得被元件挡住或侵入了焊盘区域。丝印字符笔划的宽
度一般设置为10Mil。
3.6 常用印制板设计数据:普通电路板:板厚为1.6mm,对四层板,内层板厚用
0.71mm,内层铜箔厚度为35u。对六层板,内层厚度用0.36mm,内层铜箔厚度用35u。
外层铜箔厚度选用18u,特殊的板子可用35u,70u(如电源板)。后板:板厚用3.2mm,
铜箔厚度用18u或35u. 对于四层板,内层板厚用2.4mm,内层铜箔用35u。
3.7 PCB允许变形弯曲量应小于0.5%,即在长为100mm的PCB范围内最大变形量
不超过0.5mm。
3.8设计中钻孔孔径种类不要用的太多。应适当选用几种规格孔径。
4 .布线密度设计
4.1在组装密度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低密度布线设计,以提高可制造性。推
荐采用以下三种密度布线:
4.11一级密度布线,适用于组装密度低的印制板。特征:
组装通孔和测试焊盘设立在2.54
显示全部